第五十七章 旧街改造项目(第 2/4 页)
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崛起,商业步行街没落了。
跟新潮、明亮、舒适、高端的综合体相比,步行街破旧、老气、狭窄、枯燥。
紧靠五星级西湖景区这么好的位置,步行街人气十不存一,暮气沉沉的氛围成了城市名片的拖累。
鹅城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
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下角作为lc区,保留着鹅城历史文化的承载。
步行街属于现代商业的产物。
市政府班子早就动了改造步行街的心思,只是接触的投资人中,多半抱着做商业地产的念头,与建设文明城市,将西湖、红花湖片区打造成鹅城文化名片的理念不合。
就连与贾家的初期接触也不太顺利。
否则作为市局副局长的江军,也不会被统一战略规划的市委班子赶鸭子上架,借着陈国公主琥珀展的机会,跟贾瑞和示好。
文化产业看似政府给的优惠多,但,说实话,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资金回笼难,项目建成升级速度慢,互动性不强,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所以,国内黄了很多项目,偶有所成的,多半挂着羊头卖狗肉。
说是文化产业,其实是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
小有所成的,多半依托地貌风景,比如张家界天门山、阳朔印象刘三姐……
城市圈的文化产业,少之又少,出名点的凤凰古城、丽江古镇、各大影视基地等,当然像故宫、始皇陵这样的就另当别论。
贾家的优势在于琥珀产业,在于顿牟轩的知名度,在于庞大的财力、物力、人才储备。
贾行云在实地考察,黄潇紧随其后,做着笔记,身后一群华龙文化的高管。
他指着被人展在面前的规划图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