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轰鸣(第 3/4 页)
这种铸重炮守城的思路当然是错误之极,也是明军野战屡战屡败后的一种思路。
城池不会轻易失陷,火炮在城头轰击,给守城将士和出城的明军强烈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种支援和安全感。
但若是将这些火炮用于野战,局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沈亮没有想太深,他的动作相当熟练,这里适合打放的地方就是大河,将炮管安在炮架上固定好,装好火药,子铳,点燃引绳。
一切均是相当熟练,令得在不远处看着的闵元启大为嘉许,心中满意之至。
草莽之中果然藏龙卧虎,一个不起眼的山东逃兵,精于火铳也就算了,操持火炮技艺也是相当熟练,可见沈亮当时毅然从军并不是想去混日子,而是扎扎实实的学着军中的各种技艺,这小子肯定也是所图不小,最不济是想在军中混出头来,使一家子摆脱穷困窘迫的境地。
这样的寒门子弟并不算少,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在百人千人万人之中才能出头一个,实在是稍有不顺就没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而士族大家出身,哪怕遭遇挫跌,总是有机会再站起来。
刘秀这样的皇族子弟,还有李世民这样的关拢贵族世家出身的贵族子弟,还有赵宋太祖也是五代将门出身的大将,他们起事天然就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
就是李唐的那些大将,有不少义军出身的也都是世代官宦将门,比如程知节,其父祖辈都是大将,民间将他描述为贫家子弟的莽撞性子,其实也是迎合贫民百姓想要自己人能够出人头地的幻想罢了。
尉迟恭,世家出身,祖父是北魏的刺史,开国公,父为仪同三司,卫王记室,赠汾州刺史,幽州都督。
李靖,关陇世家出身,祖父是陕州刺史,永、康郡公。
凌烟阁二十四将,真正出身寒微者微乎其微。
将门世家出身,自幼接受完整的军政教育,除了纨绔子外,出现精英的几率也是比寒门子弟要高的多。
但寒门之中,也未必就出现不了人才。
眼前的沈亮,机智聪敏,又果敢坚毅,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相形之下,出身将门世家的闵元直,战场感觉极好,是天生的将种,训练骑兵时比沈亮还要狠辣几分,在将士中颇有些不恤士卒的恶评。
但众人议论起来,又是很想入得骑兵队伍之中,成为闵元直麾下骑士之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