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第 3/4 页)
不要说大军行进,就算普通人想从南边十来里这地界绕道过来,也是近乎不可能之事。
除了挖沟立桩,还有大片的人群用粗木搭起硕大的木制塔楼。
这木箭楼分为好几层,最上层四周布满隔板,有十几个弓手布置于其上,怕是大军经行也要受到影响。
这种箭楼错落布置,看样子最少有十几二十个,配合壕沟尖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南京过来的工匠眼界还是有的,眼前的情形对他们也是有极大的冲击。
南京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按说是已经够高大牢固,各城门外都有瓮城,城堞有射孔,城墙内有藏兵洞,此外城上还有过千门佛郎机。
但在眼前这么突然出现的浩大防御体系工程面前,那死气沉沉的南京城墙,给人的安心感好象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防御不是单纯的城池体系,什么拦马墙,深沟,悬户,瓮城,箭楼,对应这些东西的就是围困,强攻,用云梯,冲车,堆土为山居高临下掩射城墙,或是挖地道,又或是掘开河道水淹全城……
华夏的文明史上,攻城和守城足够写成若干本厚厚的战例书籍,其中不乏精采绝伦的记录。
但不论攻或守,士气这东西虽是虚无缥缈,却是最要紧关键的东西。
象多铎至南京,除了本身的不到两万人,还分散了,其余兵马都是新附明军。
多铎就是敢率轻骑入城,大摇大摆,无所顾忌。
城中的守兵器械精良,坐拥坚城,却是直接投降,连抵抗的意志也没有了。
其实南京若是坚守,清军加上新附明军是没有办法用强攻之法打下来的。
太平天国时南京已经是孤城,被湘军强攻多次,城中洪秀全困在深宫不问守备之事,居然也还是守了好几年时间,最终是湘军不顾死伤的凶猛强攻,且有大炮轰塌城墙,武将带着士兵决死登城,这才击败太平军的守城部队,用强力攻下了南京。
以多铎当时的兵力,后勤,强行攻破朱元璋建造出来的这个宏伟都城,开玩笑呢?
但在所有人心里,南京就是不可守。
史可法折腾四镇,甚至是内外各四镇,无非就是心虚。
要在江北两淮和长江上游,打造出牢固无比的防御圈子,最少就是迎敌于国门之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