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杂兵(第 3/4 页)
好在这伙兵往前走了十来里地,到下一个集镇之时便停了队子。
那参将在马上吩咐几句,有人打锣吆喝了几句,杂兵们便三三两两扛着枪,进了集镇自寻住处休整。
参将应该是到镇上大户人家休息去了,自有人奉上好酒好菜,请陪客侍奉,客兵在淮安久了,这些将领多半是和当地官绅富户熟了,他们的好处自是比普通士兵要多出百倍千倍,官绅富户打点这些将领,将领们便保护这些人家的安全,也算是两得其便的好事。
大量的士兵在田亩中随意行走,在泥水中跋涉,上田之后走到官道侧的水沟里,清洗满是淤泥的两脚,然后用袍角抹干两脚,穿上麻履草鞋,接着便是往镇里行去。
有少量的客兵还打着行缠,入镇之时,也是将行缠给解开了,慢慢的踱步走进村里去。
在梁世发眼里,这就是一伙不折不扣的杂兵,论军纪和兵器,也未感觉比那伙来犯云梯关的土匪海盗强多少,甚至两边人数差不多的话,营兵未必是海盗和土匪的对手。
营兵之强,在于其有将领和武官指挥,这些将领的战场经验,行军布阵的水准,看战场形势的眼光肯定比土匪海盗头目要强的多,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各将身边都有内丁,就象眼前这一千多人的营兵,对一千多人的海盗未必就能打赢。
但加上诸多将领的二百多披甲内丁,海盗们就是毫无机会可言了。
这二百多内丁还只有五六十人骑马,若是这部兵马再弄到更多钱粮,或是刘泽清拨下战马,二百多内丁俱是骑兵,这实力已经足够打三四千人的土匪和海盗了。就算遇到一倍以上的流寇,除非流寇也有人数相等的骑兵,否则还是这些官兵赢多输少。
这便是标准的明军的一个营头,甚至还不那么标准。
正常一个营就是一个山头,比如游击将领率的游兵营,一千多人,将领率几十或百余内丁,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象眼前这个营,营兵不过一千多人,却是有三个游击一个参将,这在十几年前的明军编伍之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形。
三个游击加一个参将,内丁才二百人,也是过于寒酸了一些。
这便是崇祯十七年之后的乱象,武官帽子不值钱,各镇甚至包括湖广闽浙等地的督抚都大派官帽,目前还维持原本秩序,没有太多乱象的就是云贵地区。
可惜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也是叫人端了老巢,叛乱的土司把昆明城都拿了下来,沐家二百多年积累的财富,叫人一扫而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