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火炮(第 3/4 页)
“自是有了,过一阵样炮就送过来,工匠也有。”
“哈哈,多谢朱兄,多谢,多谢!”
在决定以火器制满洲之后,闵元启除了重火铳外,便是希望能打造自己的火炮部队。
连炮手的训练,选拔,都会在近期内纳入日程之内。
实在是紧锣密鼓,一环接着一环,但闵元启也是没有办法,他也不愿这样喘不过气来的操劳奔波,这般辛苦,还不是因为北方强敌给他的压力过于沉重?
若是到了清军南下之时,自己这边既没有财力物力带着大量人口附庸下海南迁,也没有兵力可以抵挡一时,任由敌骑肆虐屠杀身边的亲朋故旧,到了那时,就算闵元启自家能逃脱性命,能够苟延残喘,但此后的余生,怕是都要在无尽的痛苦和后悔中度过了。
为甚不做的更好一些,为什么不能救出更多的人,为什么自己能够穿越却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
与其到时候无尽痛悔,不如现在出尽全力。
只要现在努力过了,哪怕过后失败了,也只能说人力无法胜天,虽然还会痛苦,却没有后悔和遗憾。
至于闵元启拜托之事,便是请朱万春在南京城设法搞一些佛郎机炮过来,再请一些能铸炮的熟手匠人过来。
这事说难也难,火炮是军国利器,向来为大明所重视,南京城的佛郎机炮也和别处一样,在炮身上都有金属铭文,何年铸造,是由谁督造,工匠姓名,造于何处,火炮编号,这些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后世之时,闵元启曾游南京的故城墙,城上就有多门火炮。
除了早期的火炮外,造于万历至崇祯年间的佛郎机炮,多半在炮管上都有这一类的文字,就和那些城砖一样,充满着历史的遗迹之感。
说容易,却也是相当容易。
南京的武备废驰不在北京之下,帐面上有十来万驻守禁军,其实在城头的能扛枪备战的怕是一万人也没有。
南京的勋贵更不受约束,对驻守防军的侵夺占役比京师还要严重的多。
兵没有,粮饷被吞,那些什么劳什子佛郎机炮,谁有功夫理会?
只要花上一些银钱,工匠,弄几门火炮当样品,弄一些铸炮的工具来,应该都不是太大问题。
佛郎机炮还是在正德年间在海上从葡萄牙沉船里捞上来,然后嘉靖至万历早期仿造最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