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厚望(第 3/4 页)
闵元启的考虑也是如此,海边的地方够大,人力也充足,弄上几千上万人晒盐推盐也不是难事。
只要朱家吃的下,并且市场不受冲击还没有饱和,扩大产量也是他要做的事。
现在一天消耗的白银太多,几乎很难有太多节余,加上买战马和扩大火铳生产,还有田亩水利工程等消耗也会越来越高,暂且是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是扩大盐池生产了。
如果一年收入到三十万两银,六十万石粮,闵元启还是有信心鼓捣出万人大军。
七千步,三千骑,用来横行天下是不够,但是能不能在江北这里闯下自己基业,更进一步迎击南下清军,改变瞬间被清军得南京,下江南的结局,然后待剃发令下,整个大局会不会有翻天覆地般的改变?
目前来说,还是想的太深,太远,这些想法只是寄存在闵元启的内心深处,从未对外吐露过。
就算是眼前的朱万春,还有闵乾德这个尊长,以及闵元忠,闵元金,闵元直这些族中兄弟心腹,闵元启也不会和他们谈及这个话题。
饭要一口口的吃,仗是要慢慢的打。
现在的云梯关旗军只是和无赖,土匪打过仗,就算训练强度是普通营兵的十倍,铠甲兵器俱是精良,但距离真正的精锐还有一段距离。
要打不跨,拉不散,有信念和决心意志,同时装备精良,才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强兵。
现在的满洲兵确实是,他们的信念虽然是富贵,但他们都知道跟着主子席卷天下会有重赏,福泽子孙,这个信念相当的坚定和正确,是以在清朝国初之时,满洲兵虽然人数,确实是堪称精锐。
在清军南下过程中,主力确实是投降的汉军。
但一旦有难打的仗,难啃的骨头,毫无例外都是满洲精锐上场,并且也是多半一槌定音。
现在这个时候,还是闵元启好生发展,不敢想的过深过远。
朱家的配合,也就至关重要。
搜集来的各种合格的匠人,在各处买来的硝磺,还有战马,各种牧畜。
仅凭闵元启自己,怕是有银子也找不到买的地方。
何况这一次朱万春替闵元启跑前跑后,虽然最后定下来官职是靠的淮扬道,但朱家此前的铺垫之功,也是委实不小。
闵元启和朱万春执手问候,彼此间都是亲热的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