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第 2/4 页)
“怪道朱兄从码头处来。”闵元启兴趣也是上来了,这年头的火铳他已经见识过多种了,包括自生铳都用过,但火炮算是军国重器,要不是朱家花了大使费代价,另外南京的武备和勋贵掌兵是糜烂到极致了,这些佛郎机炮也断然不会落到他的手里。
南京名义上除了操江营兵外,还有几十个卫十几万的禁军,但当多铎入城之时,这十来万帐面上存在的京营兵不见踪迹,只有那些勋贵和大臣拿着手本在城门处跪迎,当时正逢大雨,红色的手本被雨水浸染,将眼前地面浸泡成大片的红色,人们如跪在血水里一般,闵元启当年看到这一段时就只有一个感觉,那是老天爷替这个王朝流的泪,那地上流的不是红纸,就是含着血的英雄泪。
“工匠二十余人,我知道元启你最重工匠,所以是尽了全力了。多是能制佛郎机炮的,火铳多半没制过,但看一看应该就能学会。有几个也制过铠甲,多半是制的绵甲和锁甲,鳞甲和扎甲怕是没制过。”
“这些均是小事。”闵元启走上前去,他没有戴乌纱帽,也不曾穿常服官袍,但其身形气势已经非比常人,光是看四周人的恭谨态度,就算闵元启穿着普通的灰色圆领箭袍,这些工匠也是猜出了闵元启的身份。
他们能来此地,当然是朱万春买通了该管的官员,另外也是给这些工匠许诺了不小的好处。
原本这些工匠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他们这些人在大明官员眼里地位也就是奴隶,给口吃食不叫饿死就算管事的官员仁德了。
至于妻儿家小,也是勉强吊着命,每日挨饿是常有的事,他们的体形一般就是特别的精瘦,他们有力气,膀子上有明显的肌肉凸起,但以他们的营养来说,锻炼出这一身肌肉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可想而知。
都是在透支生命来挣那么一口微不足道的吃食,这些匠人在正常情形下过了三十就过了壮年期,到四十左右就是苟延残喘,一般来说是肯定活不过五十岁,能活到五十就算是罕见的高寿之年。
而同时期的士大夫们,只要不是遇着什么恶疾,哪怕是医疗条件很差的时代,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有七十左右,七十古来稀针对的是这些匠人和农民,绝不是条件优厚,还讲究养生之道的士大夫们。
从南京这样的大都市过江至江北,这些工匠心中的不安感相当强烈。
好在江北也算是太平地界,他们过江之后便沿着运河走,抵淮安之后又进入淮河水道,沿途风光景致逐渐不同,但大体上改变不多,毕竟只不过相隔几百里。
从沿岸的情形来看,村落集镇不断,州县比不得江南,但也还算繁盛,只是过了灌云之后,在船上也是听到人议论客兵要攻打云梯关的消息,这一下匠人们都是慌了。
要说回去,路费川资是分文没有,他们都是举家过来,二十多个匠人连家小一百多人,身上差不多也是身无分文,而且过来时因为运炮走的水程,回程却没有这么便当,几百里地身无分文走回去,怕是要饭回到南京得好几个月时间,期间不死上一半人也就谢天谢地。
走是走不成,留下来却也是胆战心惊。
好在近云梯关之后,他们看到的却是相当奇异甚至是令人惊讶之极的景像。
到处都是如蚁群般的人群,最少有过万人在河南岸劳作着。
几条横直纵向的壕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挖掘着,大量的人群扛着削尖的木桩,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将尖桩立在壕沟上方。
大片的壕沟,尖桩如犬牙一般交错着。
可以看的出那边原本是村落,村道相连,有一些树木灌木和农田交错,现在放眼看过去,视力所及之地,到处都是挖好的沟和尖桩交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