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距离(第 2/4 页)
闵元启的脾气大伙也是摸的差不多了。
闵大人并不喜欢摆架子,讲那些虚套俗礼。对金银财货更是不放在心上,真的是赚多少用多少。
威望这东西,不是你追求就能有,不管是民户还是军户,识字或不识字,只要不是接触不到的东西,而是现实里每天见的着的,为人如何,是真心为地方好还是欺世盗名,众人心里都有杆称,称量之后,闵元启的威望是与日俱增。
众人自也是不知,一年不到的时间南方大乱,江南多地被屠,清军一路南下,半个湖广和整个江南浙江等地沦陷,然后四川湖广福建两广等地都处于战火之中,战事要是算上大西军和永历政权的覆亡为终点,整个南方还得打上好几十年才算完事。
在历史的大势之下,个人如果不能逆势而行,在时代的浪潮之下真的连蝼蚁都不如。
闵元启早期的打算只是想积累财富南逃,但他也知道海上全是海盗,南方会持续战乱,一个江北的武官带着大量财富南下或出海,那只能是别人眼中的肥肉,待宰的羔羊。
后来闵元启的打算是积累财富,同时训练一批心腹部下,护持自己出海避难。
结果就陷在眼下的循环之下,不投入便没有更强的军队,更强的军队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时为了募集军队,需得加强福利,附属的工坊盐池农田田庄,用的这些百姓军户也是要给一定的福利待遇,地方上的心气才聚拢起来,闵元启才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可用……
原本是相当正常的打算,演化至今,人人敬服仰慕已经是很正常的事,而副作用便是不管是周亮工这个淮扬道,或是朱万春这个生意伙伴,又或是李俊孙等忠诚的部下,都认为闵元启是心存大志,除了保境安民之外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努力奋进。
这种认识当然是使得闵元启的威望更高,形象也更为高大许多。
没有人想追随没有大志的废物,这和闵元启原本想韬晦低调的想法大为不同。
不过转念想想也确实是此理,大明太祖天生不凡,投了郭子兴没多久就是亲军队长,接着屡立战功,被排挤后带徐达汤和二十多人出外,直接就收了万多人的山贼当部下,直接拥有了自己的根基。
接着取太平得集庆,一路从小兵到元帅,始终有一份王霸之气。
昔日小伙伴做到大将了都是直接服从太祖,诸多拥有实力的地方势力,三言两语就过来投效于太祖麾下。
所为何来?
太祖说话,行事,都有章法,见解远超常人,且有毅力,决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这样的人,在普通人眼里是迟早能成大事的英杰,这样的人才值得追随。
乱世之中,能崛起成就一方势力的,身上无不是拥有一些特质值得人们追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