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 从前有座山(第 3/4 页)
“我们就去找了邻村的种牛配种,后面的事情就越来越玄乎,”男人表情复杂,“先是我幺儿高烧不退,我母亲守了好几夜,又去请了城里的大夫,好容易才把人留住,结果接下来我母亲又好端端地跌断了腿,我老婆和我另两个女儿在县城,前几天托人给我们送信,说她们住的地方走了水,三个人差点没了命,我自己前段时间也遇上过山贼,差点就——”
男人轻吁了一口气,“我怕这事引来非议,前段时间专门去了天箕宫一趟,想求个庇护,结果那边的道长听了细情以后,说他们也没法子,听里正大人说,您老从前是天箕宫的天师,您能不能——”
男人说着就给杜嘲风跪了下来,杜嘲风“哎呦”一声,将男人扶着。
“先别急啊,我看看,我先看看。”
屋子里,一盏灯晃晃悠悠地飘了出来——一个身型佝偻的老太太提着灯,在小女孩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老人向杜嘲风深深一拜,又讲了些细情,然后男人拉开牛圈的木栏,与杜嘲风一同走了进去。
“还没生啊。”杜嘲风看了一眼。
“左右就是今晚了。”男人说道,“我们之前商量着,可能就是这小牛有问题,想等它生下来先宰了——但又怕冒犯了什么不该冒犯的东西,可犯愁了。”
“那就等着。”杜嘲风拖来凳子,“我陪你们一起等,好吧?”
小女孩端了杯水过来,“天师,喝茶。”
杜嘲风接过杯子,笑道,“真乖。”
“乖有什么用,还不是赔钱货。”一旁老人喃喃道,“老四的媳妇不争气,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尽让人看笑话。”
一旁的男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杜嘲风低头喝水,权当没有听见。
过了一会儿,杜嘲风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又道,“刚才你说你夫人和另外两个女儿都在城里,是在洛阳吗?”
“对。”男人点了点头。
“她们在洛阳做什么?”
“在洛阳书院——”
男人话还没有讲完,一旁的老人突然厉声呵斥了他一声,男人哆嗦了一下,不说话了。
杜嘲风看了看他们,“我……是提了什么不该提的事吗?”
“没有没有,”老人诚惶诚恐地回答,她脸上露出无奈的苦笑,“不敢隐瞒天师,家里两个孩子在洛阳书院读书,她们的娘跟着做陪读,已经两年了。”
“哦……”杜嘲风眨眨眼睛,“好事啊,这为什么不能说?”
“哪有女孩子出去抛头露面的道理,还是去书院这种地方,这要是回来被旁人知道了,以后不好说媒,读了书的心气都高,吃不得苦,也没人敢要。”老人低声道,“还请天师体谅,万一有人和您闲谈,您千万别说漏了。”
杜嘲风皱起眉,继续低头喝茶。
一旁的小姑娘突然抬头,“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呀?”
“后天。”男人答道。
杜嘲风一怔,“……是不读书了?”
“嗯,不读了。”
“那不好——”杜嘲风的脖子微微后仰,“都已经读两年了,再读一两年就能参加科举了吧?要是孩子争气,到时候再谋个一官半职——”
“原本是要参加今年秋试的,”男人说道,“但不知道为什么,朝廷说今年的女子试取消了。”
“取消了?为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男人害羞地笑了笑,“我看村里的书塾今年也分开了,男孩子还在原来的学堂,女孩子分去另一间。”
“……这又是为什么。”
男人有些不确定地望向母亲,“说是……‘因材施教’,什么的。”
“对,”一旁老人接道,“男女有别的规矩还是得从小开始立,我专门打听过了,两边到时候学的东西不一样,给女子的那间用女德、女训作教本,能教人识文断字——这便够了。”
说着,老人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姑娘的头,“你不是一直吵着要跟姐姐一样去学堂吗?到时候要用功,知道吗。”
小姑娘是懂非懂地望着祖母,点点头。
老人叹了一声,“这世道真是乱得太久了,好些事,放从前教都不用教,人就懂了。大家坐在一起,和和气气,规规矩矩,现在真是不同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