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 家有喜事(第 2/3 页)
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四国使团前来请求和亲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林记书社趁机将报纸的头版头条大肆加印,导致许多不识字的人,都从说书的地方得知了这些蛮夷之地的国家,竟然要迎娶大夏最珍贵的公主殿下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情,已经是吵得沸沸扬扬了,而大夏民众对于公主和亲的事情,大都是呈现一种吃瓜群众的态度,甚至于很多人还是赞同拿出公主来和亲换取和平的手段。
而为了扭转这种观念,林阳让不少自己书社的笔者,撰写了许多漂亮的文章,专门针对这件事,阐述了关于一个国家的风骨的问题,并且阐述了高句丽这样的国家,配不上大夏的公主,要和亲也要是他们派出最美最尊贵的公主来向大夏和亲才对。
这时候,因为国家常年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时不时就会出一些问题,导致国民普遍都有着一定畏惧战争的心理,这时候的百姓固然认为自己这一片土地的主人,但对于国家的认同感着实是不够的。
一来是宣传手段不足,其次便是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太慢,加上这时候的笔墨纸砚都属于是比较珍贵的东西,读书识字实在是过于艰难,也就间接加重了百姓对于官府的政策的误解。
三人成虎的事情在社会的任何一个阶段出现,不会仅限于传播途径不足的现在。
要想让百姓心甘情愿为国而战,首先就必须先建立起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认同感,而这些都迫切需要提高那些为国做事的人的待遇,尤其是军队百姓心目之中的形象。
固然,每次上将军和柳邕等人前来,乃至于这一段时间也开始变得神出鬼没的老苏前来,大部分时候都是来蹭饭的,但是每次蹭饭的时候,他们都会说着说着,就能拐到正题上面去,其实关于一些事情的交涉,林阳一直都在进行。
所以,虽然不管其他的事情,但林阳依旧能从这些人的口中得知具体的进度,关于和亲的事情,皇帝成立了专业的谈判组去跟四国商谈。
如今,天竺已经确定会放弃和亲的计划,而是准备邀请带下的佛教去天竺交流佛法,并且试图建立起和大夏的商贸关系。
毕竟天竺和大夏没有接壤,也没有过多的利益冲突,没必要在大夏不爽的事情上死磕。
但吐蕃明确了,一定要和亲,但却是从朗木措的口中,察觉到了朗木措的底气不足,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来自于吐蕃境内的信件传到,更是让负责和他谈判的黄远察觉到了朗木措的一抹急切,最近一段时间,应该能取得相应的成果。
当然,为了防止吐蕃会脱离掌控,黄远和上将军这边也是做了多手准备的,定远侯那边已经有秘密信使送去了京城的密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而且他们也已经派遣了一些吐蕃原本的原住民,最后因为地缘关系成为大夏子民的百姓,乔装成吐蕃人去往吐蕃境内探查具体状况去了。
高句丽那边就跟惨了,李成敏这边还在和大夏扯皮,放不下那最后一点遮羞布的时候,高句丽国内此时已经掀起了动荡的疾风,而从高句丽国内传来的消息,却都被林阳这个阴损的家伙旁敲侧击了一下,随后上将军便把自家孙子派出去了,截留了那些信件。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