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反物质武器(第 3/4 页)
……
时光荏苒。
上半年步履匆匆,世界太平,偶有噪音,不足为虑。
6月高考刚结束没多久,杜恪难得从超级环离开,前往了久不露面的夏科大辅助医学院。今天是辅助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日子,作为院长,他要对这些毕业学子们送上祝福。
辅助医学院并不在夏科大本部校区,基本等同于独立所在,有自己的礼堂。
在校领导的陪同下,杜恪踏入礼堂的主席台,然后就在主席台上,面对台下坐着的首届毕业生,和其他还在上学的学生。
“我感受到了朝气蓬勃,也感受到了迷茫忐忑。”没有演讲稿,完全即兴发挥,“但是你们的眼神比我当年要坚定许多,我记得我走出校园时,感觉未来是一片黑暗,看不清我要寻找的方向。时隔多年如今功成名就的我,已经无法想像当年青春正好的我,为何如此稚嫩。”
礼堂的音响系统非常好,能让杜恪的声音一点不失真的传遍全场:“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稚嫩走向成熟,我如此,你们也会如此。”
“同学们,毕业了,一段青春结束了,但是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有些人可能要继续读研,有些人可能要面临实习,还有些人可能没想好干什么。”
“无论如何,你们是夏科大辅助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在进入这所学校时,看到的那一句校训——认清自己,看向远方。五年的辛苦求学,希望没有蹉跎你们的青春,没有磨灭你们的意志,希望你们还能继续拥抱辅助医学,为人类的进步继续努力。”
没有多余的废话,鼓励一番、勉励一番,这一次的毕业典礼就算结束了。
看着身穿学士服的一百人不到毕业生,杜恪忽然觉得人生还是挺残酷的,当初辅助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一共招收了137人。然后五年下来,转学的、退学的、开除的,林林总总汇总下来,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没有坚持到毕业。从严办学是夏科大的一贯校风,可严厉到这个程度,也是少有。
不过这也是好事,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能在辅助医学这一领域发光的金子。
只是令杜恪白感慨的是,这一百不到毕业生,并没有他在毕业典礼上煽情的那么迷茫,这其中有一半都已经订好了导师读研,剩下一半要么去夏科大一附院,要么去辅助医学实验室。只有三两个人选择了离开学校和科研,进入社会淘金,从事医药代理等工作。
毕竟这些学生都是“重金”打造的天之骄子,属于绝对抢手货。
当年的辅助医学院可是号称投资2000亿兴建,二十多位院士坐镇,短短五年过去,已经能跟协和、北医、复医、交医媲美,成为无数有志学医的高考生首选大学之一。夏科大一附院,也正式跻身南湘、北协、东齐、西华、中同济这一档次,勉强算个老顽童水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