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卷 群妖入世 第七十一章 席步凡的小麻烦(第 2/2 页)

    大海中有着各种的危险,身负剧毒的海蛇和海蜇,好奇残忍的恶鲨鱼,还有难以躲避的海底暗流和漩涡。无论被哪一种危险翻牌,采珠人都有可能九死一生。甚至有可能袭击他们的就是他们采撷的对象,珍珠贝。

    曾经有一个故事,就说采珠人潜入海底不久便摇晃绳索,接应者提之不动,以为是采珠人卡在礁石缝中,这种情况一般是再派一个人下去施救,等施救者赶到的时候大惊失色,原来受困者是被一个大若澡盆的巨贝夹住了手腕。

    无论施救者怎么拉扯,都没法帮助受困者拔出手腕,而用力去掰,也是无济于事,就是用采珠刀去砍,仅仅只能留下几道白印。于是施救者当机立断,将受困者的手腕砍断,这才将他浮出水面,可是因为溺水时间过长,这个倒霉鬼已经挂了。

    此后又有多起同类事件发生,据生还者说,原来那个巨贝之中孕育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采珠人无力搬动巨贝,但又不愿放弃眼前的诱惑,便将手伸入贝中直接采珠,结果被巨贝夹住了手腕,活活困死。此类巨贝,应当是海生砗磲了。

    虽然明朝之后,采珠的方式曾经有过创新,即驾船使用数丈长的铁珠拨将海底的珍珠贝拨入网中,或是使用铁珠耙将珍珠贝耙入网中,虽然有效地降低了危险性,但因为一来是人力操作的难度太大,二则是珍珠贝多藏于礁石缝隙之中,很难被带入网中。

    高投入而低回报,这种方式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时至今日,采珠依然是以人工采撷为主,当然对人的保护已经提高很多了,有专业的潜水设备,和各种的安保措施。

    只不过对采珠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神秘莫测的大海,而是源于贪婪残暴的统治者。历代帝王都有强制采珠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其采珠的记录,明后甚至成立了采珠的常驻机构,不但课以重税,还要鱼肉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明代诗人林兆珂,写过一首《采珠行》,其中两句:倏忽狂飙吹浪起,舵折帆摧舟欲圮。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很直观地描述了采珠人的悲苦命运。

    并且历经了数朝的狂采滥捕,如今南珠资源已经日渐枯竭。东汉时有位合浦太守孟尝曾大力整治过滥采的现象,留下了珠还合浦的成语,滕王阁序中的孟尝高洁,指的便是此人。

    席步凡顿了顿道:“要说我们席家介入这个行业的时间并不长,清末时候南珠已经很难采到了,民国时期别说南珠,就是采珠人都不足百户。”

    苏珥奇道:“既然珍珠已经这么难采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还有那么多珍珠呢?难道全都是假的?”

    席步凡摇摇头,“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引入的人工养殖珍珠贝技术得到发展,之后便一飞冲天,现如今莫说全国,全球的淡水珍珠有九成以上都是我国出口的,如果不是这样,哈哈,你们可没有珍珠可戴了。”

    席家就是借着这股东风才进入了采珠领域,不过那会儿应该叫人工珍珠养殖业了。虽然是人工养殖,但依然有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区别。

    淡水珍珠的养殖方式较为简单,就是将珍珠贝装在套笼里,放入江河中养殖,一般为无核养殖,让珍珠自然孕育,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优点,一个母贝能产十几二十颗。缺点也很明显,产出的珍珠普遍颗粒较小,形状不规则,大部分只能拿去磨珍珠粉。少部分为有核养殖,即将磨好的贝壳颗粒植入珍珠贝内,使其包裹孕育成珍珠,这种珍珠的个头较大,相应的成本也较高。

    而海水珍珠的养殖,则主要为日本和南洋等国所采用,全都是有核养殖,就拿最受欢迎的南洋白珠来说,因其个头大,质感足而广受青睐,可孕育南洋白珠的母贝为白蝶贝,对生活环境相当的挑剔,无论是水质、水温还是水流都会对它造成很大的影响。

    手 机 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黑天 漂亮朋友 甜妻 走狗 杀死那个白月光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江山许你 白色口哨 痛仰 偷香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顶级诱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