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蜀道雄关(第 2/3 页)
这里已是勉县地界,刘闪和姜维被蒋舒率领的1万士卒保护在中间,本来在缓缓行进的大军忽然停了下来,所有的将士皆面色凝重地仰望着南方的一个山头,然后不约而同地跪地三拜,不少将士已经泣不成声。
刘闪问过向宠之后得知,那个陡峭的山头正是定军山,所有的蜀汉将士都知道,那里长眠着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蜀中将士每次经过这里,都会遥遥地跪拜致哀。
此情此景,就算从未见过诸葛亮的刘闪又湿了眼睛,郑重地跪地叩拜。虽然自己是君,他是臣,但他是自己的相父,子跪父,天经地义。
大军继续起行,刘闪注意到许多百姓提着祭品往定军山方向走去,绝不像是祭奠自己的亲人。刘闪心头暗想,难道孙玄没有按照自己交待的方式将棺木下葬?若是如此,自己岂不违背了诸葛亮的临终嘱托?
前方不远就是汉中城,蒋舒率大军继续开进,刘闪想查清事情的起因,便和向宠远远地跟在那些百姓身后。此时刘闪穿的肯定不是皇袍,而是普通将军的盔甲,自然不用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一行人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定军山脚下,待到近前时,刘闪发现自己确实没有猜错,前方正是诸葛亮的墓冢。数十百姓正在有条不紊地兴建土木,一座大殿已经基本成形。
百姓们见有兵将前来,先是一愣,然后全都大义凛然地跪地请愿:孙玄将军依照圣上和诸葛丞相的遗愿简单下葬,这是蜀汉朝庭的官方行为,老百姓自发为诸葛亮修建墓冢,希望不要被阻拦。
这毕竟是民间对蜀汉功臣的纪念方式,刘闪想到定军山的诸葛亮墓冢在1700多年后都未遭破坏,于是示意大家继续努力,并保证官兵不会前来阻拦,百姓们闻言自然十分感激。
已经基本建成的大殿正中有一个神台,其上端坐着诸葛亮的雕像,羽扇纶巾,表情庄严,栩栩如生;雕像左右,印、剑二童侍立两旁,其下关兴、张苞身披凯甲护侍左右,他们手握令剑、神鞭,威武雄猛,令人肃然起敬。
大殿后方,左右皆有工匠在雕刻石碑,百姓们要将诸葛亮一生的功迹和壮举篆刻于碑上,永传后世。
大殿后方的中间位置就是坟冢。孙玄确实是按照刘闪的要求将棺木下葬的,可能是他将棺木下葬之后,老百姓及时发现了埋棺的准确地点。
现在的坟冢已被垒起六米多高的新土,坟的四周堆砌着整齐的青石护栏,总周长至少有60多米;在这个巨大墓冢的四周,老百姓们自发种满了苍劲的翠柏和花草。
刘闪不想打扰那些百姓,简单地看了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又说不上来。
山下,一名在小道边卖树苗的女子引起了刘闪的注意。此女大约十五六岁年纪,长得亭亭玉立,身上的粗布汉服掩饰不住特有的仙灵之气。秋日的骄阳不算狠毒,她白晰的脸上却已大汗淋漓。
这里又不是大城,恐怕在汉中城里也不会有人买她的树苗,在这人烟稀少的小道上,她如何能卖得出去?
或许是穿越而来的刘闪泛起了怜悯之心,不想让她在烈日下遭罪,于是上前问道:“小姑娘,这树苗怎么卖?”
“15铢,一棵!”少女的声音极小,她悄悄地抬头看了看刘闪,然后赶紧低下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