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两面受敌(第 2/3 页)
刘闪实在不想看到整日愁眉苦脸的众臣,安排好泯江的砖窑、纺织厂和兵工厂的琐事后,将朝中之事交给丞相蒋琬全权处理,然后做了个惊人的决定:御驾亲征!
在这个时代,御驾亲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先皇刘备,吴皇孙权,魏国曹睿都曾经御驾亲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鼓舞士气,并且可以稳定民心,朝中众臣自然不敢反对。
刘闪并不懂兵法布阵,此次的“御驾亲征”不过是出去逛一圈,游山玩水罢了。刘闪对姜维可谓是寄以厚望,他让吴懿老将军携2万兵马,并带上足够的粮草前去永安支援姜维,为免除姜维的后顾之忧,特意给他发了道圣旨:
“告曰:魏国司马,兵犯汉中,形势危急,朕当亲征;将军吴懿,粮草辎重,皆至永安,卿勿后忧;吴国战事,相机而行,或战或退,自行决定;朕在汉中,山路难行,勿需多表,静候佳音。”
刘闪决定前往汉中,一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出蜀栈道,二是担心魏延脾气火爆,怕他沉不住气率兵杀出,这样必中司马懿之计。刘闪没见过司马懿,但知道司马懿的智商和情商极高,绝不能跟他斗智,唯有据险固守汉中才是上策。
出行前,刘闪练了好几天的马术,虽然比不上那些将军或信使,但至少骑上去后不会被摔下来。当然,刘闪也没忘记给魏延发一道圣旨,告诉他自己将要到汉中,一再嘱咐他固守汉中,千万不要跟司马懿较一时之短长。
现在的蜀中再无统兵之将,刘闪无奈只得启用张绍力荐的蒋舒,封他为平北将军,由他率蜀中仅剩的1万军士,再由向宠带200宿卫军为护卫,煞有介事开始了亲征之行。
有时候,中文的表达方式确实有问题。
刘闪和众臣所说的“固守汉中”,并不是龟缩在汉中城内坚守不出,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守住汉中之意。
魏延、马岱和王平进驻汉中之后,学着秦末谋士张良之计,第一时间烧绝了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的三条栈道,只留下岐曲的陈仓小道可以通行,各个险要隘口皆有蜀兵据险把守,并且魏延、王平亲自带5000蜀兵驻守在最前方的散关。
魏将文钦、王雄二将各引3000兵马出陈仓城,他们每日都在散关外叫阵辱骂。魏延也不含糊,令兵士站在墙头与其对骂,双方骂得兴起时,魏延冷不防地搭弓开箭,虽然没能射中魏兵,却把对方的气势给压了下去。一阵唏嘘后,双方士卒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骂战。
攻击恩施的蜀兵无比勇猛,姜维更是身先士卒,凭借着个人的勇猛第一个攻上北门城头,守城的吴兵见到满身是血的姜维无不惊恐。
姜维挥剑斩杀几名城头的吴兵,立刻搭弓开箭,几名手执长予的吴兵中箭倒地,又有几名蜀兵爬上城头。
陆逊和张承只知道姜维狡诈,没想到他更是一名猛将,几乎可跟传闻中的关、张、赵三将相比!若是早知道这一点,陆逊不可能只派5000吴兵把守恩施,张承也不敢接下这个重任。
陆逊不知道也很正常,姜维归降蜀国之前,曾与赵云博杀过数个回合,恐怕蜀中也很少有人记得,姜维曾是让赵云也胆颤的猛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