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233节 生而知之(第 3/3 页)

    道家的夺舍亦是这种观点的明证。

    真正清醒的意志会选择进入一维永恒,有修行者感觉对六道了解不够透彻的选择清醒重生法延续红尘修行的状态。

    真正密宗的修行者早可借助这种修法来实现永生,但真正的修行者却不追求永生,而追寻永恒。

    永生和永恒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永生还在执迷生死,永恒却是早无生死概念。

    不然《心经》何以说——照见五蕴皆空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言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得其圆满永恒中,十二因缘不复存在。

    为何不存在?

    没有因,如何有缘?

    因缘为作,作为行迹,色受想行识为五蕴,五蕴皆空,行自然为空,行空作空因缘亦空。

    天涯再将沉约所想显于人前,张继先见状缓缓点头,“贫道因缘未解,是以痴迷仍在,怪不得五岁方能清醒。”

    沉约知道张继先在说什么,当初和张继先初见,张继先曾和沉约提及段往事——他因误伤人命,转生来化解因缘,五岁的时候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由于被因缘化作的无明所困,虽知自己有任务来此一趟,却一直苦苦思索是何任务,直到一日闻鸡鸣这才幡然醒悟记得前尘往事,因此做诗一首——灵鹦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

    人老了会有经验,却不是越老越清醒的,反倒是越老湖涂的可能越大。真正有希望的是年轻人,甚至是孩童,可惜这些人的清醒很快被世俗污浊打压。张继先五岁就醒,这是难得的修为。

    可张继先还知道自己修为有差,如莲花生大师般,因已去除无明,是以可以不经无明之体转生世间,那才是真正的顶峰。

    当然其次就是虽经无明体,可在出生的过程中,仍不被无明所染,是以记得自己的一切经历。

    张继先管这种人叫做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并非玄幻,事实上,孔子就曾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黑天 上瘾 温柔予你 他的小茉莉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顶级诱捕公式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谁把谁当真 悍将 偏执狂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理我一下 天之下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白色口哨 丞相不敢当 少汪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