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最关键的谈判(第 2/4 页)
天色蒙蒙,两地联合办案的同行相视一笑,互相递了根烟,并肩斜坐在车头,瞭望着日出。
与此同时,陈一鸣和陈晓青、林晚三人在酒店中开始了晨跑。
上午九点,重新收拾妥当的三人出现了来滨市委的楼前,向门卫出示了记者证,求见来滨的市高官。
央视和燕京电视台的名头还是很好使的,三人等候了一个小时左右,顺利见到了来滨的刘姓高官。
刘高官年约五旬,一副常见的热情地跟众人打招呼,热情程度以陈晓青、林晚、陈一鸣这样的顺序递减。
这样的情况也早在三人的预料之中,陈晓青便主动担起了谈话的重任,讲述了自己这一行人在过去这些天在来滨的见闻,并且透露出自己这边已经取得了大量翔实的影像资料和采访内容,可以随时制作新闻曝光。
刘高官有些紧张地听完,长长一叹,“诸位有所不知,有些事情,我们也很难办啊!”
说着就跟三人讲述自己带领着几套班子对于遏制和打击传销工作所做的努力,同时吩咐人送来各种同样丰富的资料,用以佐证来滨的“文武班子”从来没有对社会的阴暗视而不见。
意思就是,你们看,我们都这么努力了,你们好意思发新闻说我们嘛?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但从陈晓青和林晚的角度,你们搞了这么多事情,来滨还是这个德行,说明你们没把事情落到实处啊!眼见治下是这个样子,你们还能用这些借口麻痹自己,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于是,双方互相质问对方的良心,然后陷入了僵持。
“其实事情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一个清朗的声音笑着响起,正是陈一鸣开口了。
刘高官眉头一皱,机关工作,对上下尊卑之类的事情分得很清楚,陈一鸣以一个助手身份这么说话他并不是很认同。
但接着他就发现,陈记者和林记者好像都对此人的发言一脸期待,似乎这人不是个简单的助手?
他脸上的不满很快消失,“请问这位小同志有何高见?”
陈一鸣连忙摆手,“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记者的曝光和舆论的压力对刘高官和来滨市而言并不一定是坏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