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少海港的瓶颈(第 2/4 页)
彭思文解释道:“因为装船、卸货的时间太久了。少海码头船多,装船需要排队等,卸货也要等。装船最长的一次我们等了六天。”
田禹捏着下巴,陷入沉思。少海码头停的船多了,需要装船、卸货的业务就多了。可是码头的装卸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就只能排队等候。
但是等候这么久,效率太低了。延长了商品流动的时间,还增大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你要真的需要,就建一个吧,挑个海湾,买下来,做好规划。”田禹道。
彭思文很高兴,“公子,那在下回去做个规划请您过目。”
~
送走了彭思文,田禹决定去码头看看。
少海港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隶属于海右治理委员会的商业部。
少海港的主事叫郑华,原来是皇甫松手下的一个船长。
是田禹在一次水师的宴席上发现了他,郑华年过三旬,话很少,但是对海运却有很独到的见解,不少想法和田禹的思路吻合。
就这样,他成了少海码头的第一任主事。
陪在田禹身旁,郑华一一介绍码头的情况。
“集装箱的事情,怎么样了?”田禹问道。
郑华不仅管理码头,还负责制定集装箱的标准。集装箱是后世物流常见的方式,田禹正是听到郑华提出的朴素的集装箱思路,才提拔郑华负责少海港。
“回大人,集装箱的标准,徐大人已经批准了,现在正在试用。彭思文掌柜那已经改装了两艘船。”郑华回道。
当初他只是一种原始的想法,认为利用箱子封装,会提高装卸的效率。没想到田大人精通海运,提出了很多经典的建议。
码头各种吊车如丛林一般茂密,几乎每一个都在忙碌。
田禹有些疑惑,装卸货效率不低,那问题出在哪里?
终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码头上不少地方,货物堆积成山。
“郑大人,这些货物是怎么回事?”田禹问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