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抄作业(第 2/4 页)
金矿、田地都没有官方的背书,但是不纳税的说法,很快被乔满楼证实了,这是田禹的命令,鸡笼五年不征税。
人都有盲从的心理,看到几万人堆积码头,争抢着要过海,不少附近的人也心动了。
虽然运人的船只几乎连接了泉州和鸡笼,但是码头上的人却一直不见少。
乔满楼一夜没有睡,眼睛红彤彤的像兔子,嗓子早已经沙哑,可是他心情很好,神情亢奋。
以为运人过去,会是个大难题,但是看眼前,完成五万的小目标,很轻松。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过去的人发现没有金矿,没有免费送的土地,会不会闹事。
~
清晨,当田禹听到乔满楼的担心,便安慰道:
“不要担心他们闹事,少海已经派营造的大师傅过来,
“最迟今天傍晚就会到鸡笼。
“鸡笼马上就会变成一个超大的工地,
“工钱优厚,一天三顿饭,
相信他们会乐不思蜀的。”
乔满楼问道:
“大人,那工钱和粮食,能供应上吗?”
田禹点点头:“普凡家族的财产,我们可以带走一半,这笔钱,少海分文不取,全部留给鸡笼。”
乔满楼听了,喜笑颜开,虽然闽省并不富裕,但是海商富裕啊,尤其是普家,泉州首富。
普凡曾公然说,普家的钱,抵得上大周朝五年的收入。
这财产的一半,支付工钱绰绰有余,鸡笼府以后的府库还能存下丰厚的一笔。
~
鸡笼,朱彤的第三营已经停止剿匪,在码头负责安置运过去的人。
朱彤完全是抄作业,将少海的做法搬了过来。
先让上岸的新鸡笼人编户齐民,不管之前的里、村、宗族,完全按照登岸的顺序,上岸之后就发给竹子做的号牌,一户一个。
号牌上写好了村、里,和具体的安置地点,只要在士兵的指引下去就行了。
到了安置地点,管理安置的官吏会临时指定里长、村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