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金矿(第 2/4 页)
文家在这里有一个矿山,出售的时候价格被压的很低,依然无人问津。
在深山里,开采的铜除了矿工的用度、矿上的损耗,所剩无几。
田禹知悉后,立刻让陈明发出手买了下来。
这样的小矿遍布鲁省,价格十分低廉,几乎是白菜价。
田禹买下矿之后,并没有做任何调整,继续雇佣了之前矿工,连之前的文家的监工都留下了。
产量还是按照以前的,完成了每月的定额就行,几乎是极度粗放的管理。
这也是没有办法,田禹的人手太少了。
~
田禹一行人到了矿洞,工头孙老七急忙召集矿工。
田禹制止道:“我们只是来看看,先不用召集大家。”
吴翔拄着拐杖,四处打量。
这以后是他的地盘了,心情十分好。
虽然现在产铜,但是他相信田禹,既然公子说金子,那一定有金子。
他的几个亲兵却有些失望,这就是一个小矿洞,一年生产的铜,刨去生产的费用、矿工的工钱,所余不多,没什么油水。
公子莫非就是让吴大人有点事做,或者安排吴大人来这养老,顺便有碗饭吃?
田禹冲周围的大山随手画了一个大圈,对吴翔说道:
“吴大哥,知道吗,在招远这一片,有金矿!很多金矿!”
吴翔愣住了,他本来以为就一个金矿,现在看田禹的手势,仿佛这群山下全是金子。
“金,金矿?公子,您确定?这么大一片?”
田禹笑道:“当然确定。”
“您怎么知道的?”
“呃,在京城的时候,工部的一位侍郎透漏的。”田禹撒了一个谎。
其实,招远在后世是一个重要黄金产地,甚至整个半岛也是遍布金矿。
在另一个时空,这里的金矿开采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可是这个时空,这里只有零星的铜矿、银矿,产量都很小。
铜矿大多在私人手里,唯一的银矿属于招远县衙。
田禹猜测这些应该是金矿的伴生矿。
孙老七在一旁忍不住了,拱手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