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我这还有一份(第 2/4 页)
“快9点了,赶紧的,把电视调到苏越台,我要看我的【善意姑娘】!”这是混迹各大视频网站的老油条。
“昨天加班,没来得及看《大汉皇妃》,听说《牵丝戏》里的那个【木偶娘】也有演出,今天一定要一睹真容!”这是古风圈的小迷妹。
“啧啧……瞧瞧人家窦闻樱,果然是才女啊,一言一行中散发的那种味道,把旁边的人都碾成渣了!”这是普通的家庭妇女。
“咦,这个窦闻樱是谁演的?浑身都是细节啊,长得漂亮不说,这演技,爆棚了……”这是资深剧迷。
“这个小姑娘很有点意思啊,汉代礼仪做得极到位不说,这眉角眼间,妥妥的一个古代女子啊,还有这指法,这坐姿……啧啧,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这是某大学教授。
……………
总之,当《大汉皇妃》播到一半时,万静彻底小火了一把,基本上有七八成被推荐观看此剧的观众,是因为“窦闻樱”这个角色留了下来。
网上各种评论都有。
有称赞她演技好,碾压一众主演的;
有称赞她气质独特,活生生演出古人感觉的;
有称赞她长得漂亮,导演当初瞎了眼,应该找她演卫子夫的;
也有人翻出了她以前的作品,称赞她是“年轻代古装第一人”的。
最夸张的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开始一面倒,纷纷为“窦闻樱”这个绝世才女鸣不平;
哪怕后来“窦闻樱”集结各种力量开始准备造反,大家也都是认为汉武帝逼迫过甚,而且非常认同她对刘彻“重利寡耻,残暴少谋”的评价。
在她造反失败,不甘地饮下毒酒,并焚书陪葬之时,不少人抑郁难止:“为什么此等绝世佳人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至此,电视剧收视率断崖式下跌,电视台使出浑身解数也无力回天,最后的五集,收视率竟然从最高的3.7%跌倒1.3%。
而刘彻和卫子夫成为人人咒骂的对象,这也算是华夏电视剧史上的一大奇观了。
…………
酒店内,
小白兔在电脑上收割了一众好评,嘴巴都咧地合不拢。
旁边仔细观摩演技的杨芮按下了暂停键:“万姐姐,你这个手势怎么弄的啊,好有范儿。”
万静凑过去一看,却是窦闻樱在凉亭中饮茶的一幕:“哦,这个手势是戏曲中【舒瓣】的变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