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朝堂纷争(第 2/4 页)
韩元宏道:“我朝精锐边军三十万,全部聚集在松州城内,匈奴只有十万余人,何惧之有?匈奴欺我朝已久,如今正是一展国威的大好时机,需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晋不是任人欺辱的!”
这番话说的豪气,让人心动不已,可对于熟知匈奴战力的大臣们来说,却是一句空话。
若匈奴真的那么容易对付,太祖皇帝三次征讨为何会无功而返?
先帝举全国之力再次大败,这些都说明了匈奴人的强悍与恐怖,不是靠人数就能弥补的!
“信国公觉得如何?”沈太后询问。
韩炳业缓缓道:“松州城乃边境重镇,为抵御匈奴,城中常备军粮,足够三十万大军食用,纵有硕鼠贪盗,也不该一扫而空,臣推断松州城内必有存粮,然而赵守庭却打着‘缺粮’的旗号,屡屡索要物资,说是储备,可真实目的,却令人怀疑!”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这几乎是明着说赵守庭别有用心!
“国公慎言!”
王端阳眉毛倒竖,花白的胡须乱颤,大怒道:“自先帝时起,赵守庭便为将领,为国四处征战,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屡立战功,未曾有过丝毫劣迹,如今你只凭一个无端猜测,便说他有不臣之心,岂是君子所为?”
韩炳业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王老言重了,太后垂询,韩某只是照实回答罢了!”
朝堂内一时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场争斗深层次的原因。
韩炳业身为禁军统领,掌握全部禁军,这是他的立身之本,然而如今赵守庭的出现,威胁了他的地位,更别说两人之间还有旧怨,自然要趁机添堵。
王端阳与他针锋相对,一是为抵御外患,二是为师徒之情。
他是赵守庭的授业恩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自然极力维护!
这二人同为托孤大臣,沈太后举棋不定,便看向御史大夫陆宜中:“右相觉得如何?”
自前朝废除丞相制后,朝中便以左右仆射为尊,两者为百官之首,等同丞相。
太子太傅王端阳为尚书左仆射,是为左相,而陆宜中同为托孤大臣,兼尚书右仆射,是为右相。
先前他一直沉默,此时却不能不说,拱手道:“回太后,臣以为,匈奴长途跋涉而来,粮草必然不足,加之天气渐寒,自不持久,当以谨慎计!”
这算是侧面认同了赵守庭固守的策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