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13章黑白分明(第 3/3 页)

    1994年,中润进入国内的啤酒业,当时你是否有所关注,或者有没有意识到中润的威胁,什么时候感觉到了威胁?

    秦东:1996年,印尼的何鸿图在中国买了一个6万吨的啤酒厂,经过包装之后就卖给了日本的朝辉啤酒,大家说是“国策现象”。

    而当时的情况是,很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来买企业,最多的是欧美企业,中润买了沈阳的冰霜啤酒,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1998年,中润不但买了冰霜啤酒,还陆陆续续买了好几家企业,更重要的是它要进入四川,下手蓝剑啤酒。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他在规划他的全国战略蓝图。这个时候我们引起了重视。

    记者:秦啤、燕山与中润现在有点三国鼎立的味道,秦啤今年并购步伐是否会放缓,是不是感到了这种鼎立的阻力?秦啤的并购策略是不是要改变?

    秦东:现在的阻力还是潮流问题。前三年,国家提出三年解困,国家拿出政策来,免掉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欠银行的利息以及税收等等优惠政策,现在这些政策都没了。

    另外最好最便宜的企业马上就要被收购得差不多了,并购难了。

    将来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我们跟对手“掰手腕”,等我们占了上风,便乘胜扩张。

    第二种现象就是秦啤不参与作战,比如,两家旗鼓相当的企业打消耗战,消耗到一定的程度后,总有一个不行,那我们就进去。

    原来排着队卖企业的现象,我认为,再下去一年两年,也会一去不复返了,秦啤大规模的购并抢占制高点后会进入了补充阶段,“守株待兔”,等机遇,而不是主动去找了。

    记者:您认为将来三家啤酒谁会占上风?中润挟巨资进入啤酒市场,图谋全国,燕山经营华北华南,步步为营?

    秦东:中润走的是投资的路,秦啤走的是低成本扩张的路,打组合拳,形成了中国啤酒业的工厂网和市场网——这是我的两大天罗地网。

    天罗就是市场的网络,地网就是工厂的网络。从这个角度讲,国内没有一家啤酒厂比秦啤更有优势。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在与中润和燕山的较量中秦啤已经占了上风?

    ……

    北京,电脑屏幕前,楚征认真仔细地盯着每一句话,就好象那个操着一口秦湾腔的年轻人正站在他面前一样。

    秦东:我认为与中润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与燕山相比,我们并不处于劣势,十月下旬,我们会进入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87我的年代 国民法医 大医无疆 华娱从男模开始 那年花开1981 牧者密续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讨逆 国潮1980 神州战神 重回1982小渔村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重燃青葱时代 巅峰学霸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捞尸人 病态占有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白色口哨 刺青 黑天 还债 斗爱之冠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偷香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