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知县,你还是人吗?(第 2/4 页)
他好歹也是个知县,请唐寅去的时候,是否把他也叫上啊。
徐经随之开口,道:“知县,果地的那些水果也都熟了,在下想在过完中秋后,便卖出了,若是晚了,一旦腐烂,损失也会不小,到时候,知县还得找人来收的。”
赚银子的事情,谢至自是丝毫的马虎都不会有,随之开口道:“这个事情也好办,田里活儿不急的,县里出面招募他们,按日计酬,先摘上一批。”
商谈好了一些琐事后,几人便入了座。
在桌上几人,除唐寅没怎么喝之外,几人皆喝的有些微醉了。
一个时辰后,酒席才散了桌。
今日中秋,自不能是喝了酒便算结束,赏月自得是有必要的。
散了桌后,几人便摆开桌子坐在了院中。
既是赏月,总得是有些娱乐,不能干坐着。
谢至主动提议,道:“某想了个新鲜玩法,各位要不来试试...”
不等几人应答,谢至便道:“选一个字,咱可轮流说出带有这字的一句诗,可以是古之圣贤的,也可现场所做,当然若是现场所做,押韵自然是要首要的...”
最后这点,即便是谢至不用规定,在场这些人即便是认输,也不会做首打油诗来充数的。
大家都是体面人,即便认输,那也得是堂堂正正的。
谢至简单讲解一下之后,又举例道:“比如说以月为题,可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也可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一个字,如常见的月,花,也可是一种情感,如寄托写诗词之人的怀才不遇,也可是表达诗人的爱国,比若说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也可是主写边塞的,如醉莫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可玩?”
谢至也是诗词大会忠实观众,对这种飞花令也是了如指掌的。
随着科举的深入,明清之时的文人在作诗方面也是逊色了不少,能流传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谢至作为背过唐诗三百首的,自是不会输于王守仁等人的。
谢至举例之后,王守仁率先应道:“应当还不错,要不试试?”
王守仁开口后,徐经也是跃跃欲试道:“好,就弄这个。”
唐寅应答后,谢至又道:“咱们都写几个字放入碗中,抓阄,如何?”
既然要玩,就得公平些。
没有了公平,参与者从一开始就心中不痛快,怎能玩好?
王守仁却是摆手道:“你说了如此之多,在下都有些糊涂了,要不,你来出题。”
谢至作为参与者,出题是否会有些不太公平?
就在谢至犹豫之际,徐经便道:“行了,莫要犹豫了,你来写吧。”
唐寅随之附和。
既然,他们几个都同意,那谢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谢至随即喊贺良拿了笔墨,写了十几个纸条。
随即,吩咐贺良拿了盒子,把纸条皆放了进去,道:“你们轮流来拿,某便不参与了,谁来?”
徐经和唐寅皆公认了王守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