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四种途径(第 2/4 页)
然而,一个被运用到极致的工具,想要再突破,谈何容易?
对于一个成熟的数学工具来说,新的数学思想的引入,也会变得更为困难。
但好在,陈舟在研究克拉梅尔猜想时,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的,就搞出来了分布结构法。
最初的分布结构法,就是糅合了筛法、圆法等等数学思想的一个工具。
所以,陈舟的想法里,他突破大筛法限制的关键点,就在分布结构法上面。
草稿纸上,陈舟把分布结构法,单独的写在了右边。
殆素数的方法,则是在左边。
而殆素数方法的下面,就是例外集合。
所谓的例外集合,指的就是在数轴上,取定大整数x。
再从x往前看,寻找使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的那些偶数。
这些偶数,也就被称为例外偶数。
这一思路的关键就是,不管x多大,只要x之前,只有一个例外偶数。
而这个例外偶数就是2,也就是只有2使得猜想是错的。
而2,大家都懂的。
那么,就能说明这些例外偶数的密度是零。
也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成立。
这条思路的研究,在华国可能没有那么著名。
但是从世界上来看,维诺格拉多夫的三素数定理一发布,在例外集合这一途径上,就同时出现了四个证明。
其中,就包括华老先生的著名定理。
说来有趣的一件事是。
民科们,经常会有人宣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概率意义下是对的。
可实际上,他们就是“证明”了例外偶数是零密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