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试错的价值(第 2/4 页)
他习惯性的拿笔在草稿纸上点着,有了想法,就随手记下来。
等到把资料全部看完后,再整理这些想法。
“从以往的实验数据来看,mpcvd法可以制备几十纳米的金刚石薄膜,也可以制备毫米量级的金刚石厚膜。”
“但是,这需要较大的金刚石衬底,并且在后续的掺杂实验中,如果异质外延生成困难,也会导致难以制备出大尺寸高质量的金刚石单晶。”
“总而言之,还是制备金刚石的合适参数,难以选择。”
在陈舟把张一凡和沈靖两人整理的文献资料,重新梳理了一遍后,他开始梳理自己写在草稿纸上的内容。
这玩意,可以说是提炼出来的精华。
一边梳理,陈舟一边思考着相应的解决办法。
“ch4的体积分数,工作压力,微波功率,衬底温度等等,只能确认大致的范围,无法准确确定实验参数……”
陈舟写了一张又一张的草稿纸,全是试错的内容。
良久,他放下笔,转而打开错题集,仔细的翻看着。
错题集试错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如果隔平常人那里,试错的成本就是一次次的实验。
从实验反馈的数据,逐渐改善实验的参数,一步一步靠近合理的实验目标。
这其中,试错的成本,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设备,都是极大的消耗。
但在陈舟这里,错题集就节省掉了实验的步骤,也节省了大量实质性的试错成本。
这其实也是潘诗研一直所疑惑的地方。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