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 灵泉论武(第 2/2 页)

    此后刘劫看书不再执迷于任何类别,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古代物理学机关术,完全的随心而走,想到什么找什么。许是现在思想境界高了,连他以前绝无兴趣的诸子百家哲学典籍也翻出来看得津津有味,不论释家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统统来者不拒。

    灵泉宝阁藏书浩如烟海,无所不包,更妙的是刘劫居然在二三层楼的藏书室里发现了一万多卷的《永乐大典》!是不是传说中的正版他没问,反正他不关心。

    如此读书,这才发现自己从前是真的身入宝山而不自知。

    这些典籍是近古武侠时代几乎所有学问的源头!

    如易理算学是好多变化繁复的高深武学的根基所在,连独孤九剑都不例外。

    《道德经》,《南华经》,《太一生水》等道家典籍从中可以发现道门武学的精髓所在,同理佛门典籍也是佛门武学的根源,虽无修炼之法但正是刘劫目前需要的。

    任何武功都能从中找到一鳞半爪的道理,刘劫胃口大开,贪婪地狂啖着各种知识,偶尔有了想法就会立刻回到八层楼,发现原本自已所知不过皮毛,眼前又打开了一番新天地。

    八层楼除了那些珍贵的天品武学,还收藏了一些风水归藏前代大师手书的周易详解等奇门杂学,其中就包括未来教盯上的那份怪书。刘劫自然不会放过,那份写满线条和鸟虫书的皮卷轴只怕世上没多少人能看出那是什么,欠缺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格局,很不巧,刘劫就是极少数能看出其中玄妙的人之一。

    就这样,刘劫追求于精神的财富而不知时光流逝,转眼他在灵泉宝阁已度过两个多月,读书的笔记也积累甚多。里面是他零零散散的心得,并不连贯他也没有刻意整理。

    其中有他对《易经》和武学以及传闻中的修仙流派的联系的猜想,有他尝试从物理学角度解析武道的奥秘,还有他对佛道儒三教武学一些偏离武道思想的看法,他认为武之一道本意无任何思想,任何流派企图将思想加于“武”字之上都不是纯粹的武道,是以三教武功都不过是传播信仰的工具罢了!如此言行可谓惊世骇俗。

    这些时日吴旭还有周氏姐妹等首席弟子也会来看他,值得一提的是郑旭青闭关十二日终于突破炼气九层出关了,一脸的得瑟仿佛自己已经是剑仙了。

    刘劫与他们论武论道,也有所得,毕竟这些年轻人都是各个武学领域的翘楚,见解心得颇有价值。

    与吴旭谈论刀道,与周珍讲独孤九剑,与周珍论音律及振动的道理,有时杨航也会加入他们的辩论,几个年轻人或谈的欢天喜地,或争得面红耳赤,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后世武林史称这段时日为“灵泉论武”,认为这是后来武学大涅槃时代拨弄风云的几位伟人结下深厚友谊的开始和后来武学井喷的雏形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后来的天下第一强者大宗师神龙大侠独孤邪影也是从此处凝成了自己的武道思想。

    除了读书,修炼自然也没有耽搁,灵泉宝阁同时也是普洛山灵气最浓郁,最适合闭关的所在之一。

    再次精修,刘劫将全身真气化为先天真元,彻底巩固了先天之境,以新悟出的知识与革天命化龙灭道心经相互印证,再次熟悉了自身的修为,各种手段如火纯青。先天之体也再成长,两个月过去肉体力量已经增长到一百八十鼎,也就是十八万斤巨力,但这仅仅是从一个婴儿成长到孩童而已,刘劫估算了一下,先天之体要大圆满估计没个一年的水磨功夫是不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志怪书 过河卒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神话之后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玄鉴仙族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卧虎藏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仙父 过河卒 我不想上梁山 阵问长生 武圣! 修真门派掌门路 纨绔女侯爷 中州录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