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章 不为人知的历史(第 1/3 页)

    连续修炼了几天,刘劫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以前他体质偏寒,非常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冰凉的,现在全身上下每日如阳光普照般温暖舒服,身体也愈发强壮,这种清晰可见的变强的感觉真是太爽了,刘劫都快上瘾了。

    同时,他博览群书,从浩瀚的史书中也找到了修炼界的一部分蛛丝马迹,与脑海中的记忆相互印证。

    他发现,修炼界在华夏事实上早有记载,而且影响深远。

    关于上古炼气士的记载仅限于《山海经》等早已被踢出正史行列的历史记载以及野史小说,众所周知华夏现存最早的史书是五经之一的《书经》,又名《尚书》,但却从来不入二十四正史之列,事实上先秦时代本就零碎的历史记载由于某些地方太过玄幻历来不被正统历史界接受,故而有先秦无正史的说法,大多学历史的都认为是古人认知不全面将历史写成了神话。可刘劫已经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恐怕,不是史书出了问题,而是世界出了问题!

    与炼气士相比,武者的形象却活跃了几乎所有时代,远至秦汉时代,就有了关于能一纵跳上十几尺高墙、掌裂千斤巨石的武者侠士的记载。远有西汉太史公为此特别写了一篇游侠列传,近有笔名为金庸的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查良镛,曾经着手撰写武者世界的历史,以及它对国家民族文明发展的推进作用,刘劫小时候就曾拜读过他的作品。

    但是当时的风气使得正统历史界贬斥他的作品,斥责其为异端学说,父母也不许刘劫接触这类书籍。就连刘劫自己也只是抱着看故事的心态读他的作品,从未将其当真。

    但是现在,刘劫真的很想去拜访他,可惜,即使他有了能力也不可能了,因为查良镛教授已于去年去世。

    在金庸先生撰写的一批不被正统历史界承认的武林史书中,武林的发展和国家民族息息相关,每每在民族危亡的时候都有武功高强的英雄站出来。他们推动了时代,又在时代落幕后功成身退,毫不沾染政治,所以正统史书很少会记载这一让官方觉得尴尬的现状。

    几乎每一个政府都会心照不宣地扼杀武林的影响力,既为了自己的威信,也为了社会的稳定。

    但是,英雄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

    南宋末年镇守襄阳城独自抵挡蒙古大军侵略,甚至在一次战斗中,与另一位武道强者杨过联手击杀蒙古大汗蒙哥的郭靖可说是其中最闪耀的星辰,此人在南宋官方从未得到任何政治地位,正史中更是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就是这样一个平民,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一刻不停地劈开笼罩在世人头顶的乌云,把光明带到人间,更留下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千古名言。

    金庸先生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实地后,以绝妙的文笔详细整理了这一被忽略的历史伟人的成长纪录,并首次以“武侠”之名称呼这类不被官方承认的英雄。

    好一个武侠!好一个为国为民的郭大侠!!

    而对于郭靖大侠在守城过程中曾多次使用的名为降龙十八掌的武功,正统权威专家一直持否定态度,即使现存襄阳古城仍有降龙十八掌留下的痕迹,他们仍旧坚持认为这不符合传统科学。这也成为他们评击金庸等武侠认同者的有力武器——脆弱的肉体不可能产生如此恐怖的力量。

    读到此处,刘劫不禁感慨,若非末法时代,灵气匮乏,这些武林侠客的英雄事迹何至于被埋没至此,就连刘劫自己以前对此类纪录的真实性也持怀疑态度。

    直到他自己踏上了这条路。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志怪书 大夏文圣 最强兵王混花都 剑啸灵霄 武圣! 谋局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朽凡人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你们修仙,我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