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套话(第 2/3 页)
然而牢中吏卒却不以为意,像他这样说话的人太多了,都是害怕受刑罚的人。
陶泽亦的案子在陵城还很轰动的,做为这一次乡试最典型的案例,知县又有心想在康乐公主家的小包子面前表现一番,那叫一个积极。
知县写了一篇长长的奏折,交给了新知州,就这样递到了皇上的手中。
而此时的京城里从驿站来人问信的,看到小包子完好的在陵城里呆着,松了口气,就将打听到的事情传了回去。
上头人看到这案子,纷纷要表现,而且因此案传开了,引起天下士子的讨伐,于是陶泽亦被重罚,说是惩治这种风气。
于是陶泽亦虽害人未遂,但人他的功名被剥去,陶家五代内不可参加科举考试,族人亦如此。
只是谁也没有知道,陶泽亦这人,他还真的是京城户部尚书的侄儿,他的母正是户部尚书范启林之妹。
只是这个妹妹因及笄时,用了些手段,想嫁给国公爷,反惹怒过他,后来范家人就将这个女儿连夜送去外地,对外宣称是送去了寺里青灯古佛一世。
陶家族人不少,也是一个大家族,族中多是行商,这一代养出不少读书郎,却因为陶泽亦的事而令族里人都失去了科举的机会。
自然外嫁而来的小范就被陶家赶出来了。
范氏不怪陶家族人,却是将康乐公主一家怪上了,若不是谢玉,她儿子不会落得这地步。
母子二人偷偷入京,再也不敢在外头走动,可心头人恨意却是更浓。
小包子在陵城将病养好了,他也只想赶紧回京城去。
孟文天决定与他一起。
走时那日,金大郎一脸愧疚的来到院里,看到小包子,含泪说道:“扯平了,咱们扯平了,我害了小包子,以后金海的事儿,我也不要再提了。”
金大郎话是这么说,可脸的愧疚不减,看着小包子,有些无颜面对他。
这一次送走孩子,大概是不会再相见了,毁人前程,金大郎也无颜面对五丫头。
小包子反而邀金大郎去京城做生意,说以后他们在京城也是他们的亲戚,要常走动。
金大郎有些惊讶,他看着小包子问道:“你不恨金叔么?我没有小心一些,害了你这一次的考试。”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