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小豆芽的身世(第 1/3 页)
在对方的货郎挑担子做了小半个月的时光后,谢宁家的货郎才开始正式做生意。
第一天做生意,他们全部来了城东的无盐膏铺子前集合,谢宁给他们一人发一付担子,又各自领了两件换洗的衣裳。
那一模一样的衣裳上印着的正是无盐膏的铺名,很是醒目,而且衣裳是深蓝色的,隔着远远地也能看到。
谢宁看着他们个个穿带整齐,一身整洁,才领着他们去分几队人去各铺面拿货。
在那担子的最上方,放着的正是无盐膏中最好卖的手霜,便宜而且见效,是庄户家中的不二人选,仅次于伤膏药了。
当这些货郎挑着担子上了街时,不少街坊都不住看了过去。
每个货郎的手中拿着一只拔浪鼓,一边摇一边叫卖,还有谢宁教他们的顺口溜,将自己担子里的货能一口气叫卖出来,练了好几日了,自是顺口。
不知不觉街头的孩子听到拔浪鼓的声音都会忍不住往这边来看,随后就跟在了货郎的身后。
当然有嘲笑这些货郎的,他念的顺口溜听多了,也有聪明的孩子跟着学,于是一路走来,街坊们都听到了。
到了小巷子,也有小孩子跟着跑,闹出了动静,引来不少人的注意。
再看先前东施效颦的那些货郎,他们多是伙计出身,衣裳也是自备,没有章法,不够醒目,也没有能让人一听记住的顺口溜,反而卖了多日都没有成效。
不过倒是事先帮着谢宁造出了势,让街坊百姓知道还有货售卖的货郎。
当无盐膏的货郎走过去时,那些油舌的伙计们见了,心想着都是一群乡下的傻子,哪及他们圆滑,一点儿也不担心会不会抢生意,毕竟有货郎走过去被小孩子围在内嘲笑时,脸都红透了。
此时小巷内有一位妇人从小门里出来,朝货郎招手,“卖的什么呢?”
那些油舌的伙计立即讨好的上前,正要说着,无盐膏的货郎来了,他立即将担子放下,二话不说从里头拿了小小一盒无盐膏的手霜就递给那妇人,说道:“我们今日初次做生意,这小盒礼品正是送给夫人的。”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