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681章 传承(第 1/4 页)

    别过了赵不争,岳不群信马由缰,在中华界游逛了一个月。

    整个中华界都在拆除建筑,地表上九成以上的建筑被抹去,或改成湖泊,或植上林木,或铺上绿毯般的草皮……

    一片片灵田被改造成药田,种植上各种珍稀的灵药。

    这些灵药是特意挑选的,成长年限都很长,动辄数十数百年,显然被当做门派的底蕴来经营。

    门派数量被控制在三百六十之数,最小的门派,也得到了十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陆地。

    方圆百里以上的岛屿,全部登记在各门各派或各高阶修士的名下。

    百里以下的岛屿,则全部划归皇室所有,各派修士如想要使用,得向皇室缴纳租金。

    那些散修和家族式的修士,除了少数筑基期以外的,都被动员迁到华灵界去了。

    在华灵界,他们辖下的土地,瞬间就扩大到千里以上,只要经营得当,家族开枝散叶,休养生息数百年,生养个数十万人也不在话下。

    相对于城市和农村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各教派的山门,却在重新建造。

    如太华教,太华学宫从华阴搬到了长安,整个长安都成了太华学宫的地盘。

    太华教的山门驻地,则从囊括了冬至灵宝、西至终南山、南至商洛、北临黄河的偌大地界,周回千里。

    其他各教派,以此类减,周回八百里、五百里、三百里不等。

    数百家学宫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如整个关中平原,都划归太华学宫所有,数万太华学宫弟子,成了这里最主要的活动人口。

    而长安留下来的数千人,和关中平原留下来的万余人,除了那些养老的之外,其余人等,都转职为学宫弟子服务。

    这也是帝国及各教派上层答应这数百万人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岳不群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各学宫弟子,发现这些弟子的素质,已经达到了西昌传道院弟子的平均水准。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样的发展趋势不被打断,数十年后,中华界每年至少能出现数千个筑基期的修士。

    而随着华族对华灵界的进一步开发,华族人口必定会急剧膨胀,每年高阶修士出现的数量,也必定随之以一定的百分比增长。

    整个中华界,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追上云跨界的修道水平,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岳不群满意地经过通道,进入了华灵界。

    因为对华灵界的掌控程度加深,通道的两侧,已经重新规划建设。

    为了能尽量快递迁移民众,这里被打造成快速道路。

    六丈宽的通道,能一次并排通过二十人,只要组织得当,一天就能通过百万人。

    不过,中华帝国还没有这样强大的组织能力,听说最高峰的迁徙阶段,一天也就通过二十万人而已。

    这已经是两界的组织运营极好中华界这边的所有迁徙民众,从数里外就开始奔跑,一刻不停,从通道直冲而过,华灵界那边又引导得当,马上疏散民众才有的成绩。

    不过,如今的通道重新恢复了平静,来往的人员少了许多,帝国吏员正在重新设立检测和警戒设施。

    岳不群漫步走了过去,没有惊动任何人。

    这通道的运行机制,早已铭刻在岳不群的心里,他的神识,还深深嵌在通道运行机制的最底层。

    不管他身在何处,这通道的任何变化,他都能第一时间获知。

    通道外面的华灵界,两侧的山峰早已铲平,巨大的广场铺着平坦的石块,向着远处延伸出去。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仙武之玉仙公子 神话之后 过河卒 正青春 武圣! 剑卒过河 知北游 志怪书 有种后宫叫德妃 洪荒:签到千年,我镇压一切敌 谋局 不朽凡人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彼岸之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道门念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