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备新食有条不紊(第 3/4 页)
另一种手掌大小的果丹皮块,则摞成了长方形的堡垒形状,也是越往上越尖,顶上同样插着跟麻纸,上书:五文两包。
字是琥子昨夜写的,他跟先生念书有些时日了,又聪颖好学,字虽不漂亮,却格外认真端正。今早走的时候,他因着要读书不能来,很是闷闷不乐了一会。
在两摞果丹皮中间,还放了一个小碟子,里头是切成小块的果丹皮,都是给客人试吃的。
这一摆出来,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不少人也是从前常买冰糖葫芦或者罐头的。
“二娘这是又做了新的吃食?”
“正是,姜大郎可要试吃一下?”琉璃热情的用珠签扎起一小块。
那人接过,放在嘴里细品一番。
“如何?”琉璃问。
“嗯,甜中带酸,比之糖葫芦更添一份软糯。”姜大郎说完不等琉璃再问,便痛快的称了一斛去。
随着赶集的人愈发多起来,被琉璃这果丹皮山吸引的人也更多了,再加上从前卖山楂和罐头积攒下的人气,琉璃这果丹皮卖的甚好。
还有不少人笑着调侃:“许多日子未见宋小娘子,原是研制新吃食去了。”
当然,也有那识得几个字的,指着果丹皮外包装上的“宝味”二字问是何意。
“‘宝味’便是我这果丹皮的名字了,如顺芳斋的糕饼、丁记食肆的茶点一样,我宋琉璃家的果丹皮便叫做‘宝味’。”
“如珠似宝,是个好名字,哈哈哈”许多人笑着称赞。
也有人听琉璃话里提及顺芳斋和丁记食肆,忍不住调侃:“看来宋小娘子是有意与那顺芳斋和丁记食肆比肩呐。”
“比肩倒是不敢”,琉璃道,“只是防人之人不可无,免得哪一日我这果丹皮又成了旁人家的招牌。”
“哈哈哈……”众人笑,知情的自是知道琉璃话中指的是谁,但这两家相争,终不关他们的事,相反若真是两家为了抢夺市场打气了价格战,倒更便宜了他们这些食客,便也哈哈大笑了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