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舅舅(第 2/4 页)
飞鸿居,这名字她可一点不陌生,从前她们家乡最大的酒楼便是叫做飞鸿居,没想到,如今竟开到上京里来了。
想想从前在家时,即便没去过飞鸿居,也是吃穿不愁的,何至于过到如今这般的日子。
这妇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年前从大湾村逃到上京的张翠。
当初来上京时心中有多少希望,如今就有多少绝望,或者说绝望都渐渐消弥了,只剩下日复一日被生活逼迫的无望与麻木。
她们虽是从大湾村落荒而逃的,但离开时有张家大哥给的四十两银子,还有卖宅子的钱,本打算到上京请最好的大夫给王春旺治病,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上京的花销这样高昂。
先是赁了个差不多的小院,银钱就去了大半,接着请大夫、问诊、抓药,哪一样都不便宜,海样的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不到半年,王春旺的病没治好,他们身上的银子倒花的七七八八了。
赁的宅子到了日子,再交不出租金,他们被房主赶出来,不得不搬到最便宜的大杂院里去。
王长山每日给人做苦工,张翠白日里给人洗衣服,每到傍晚,便来像这样的小馆子收厨余。
而王春旺因为心理原因,不愿见人,即便他现在除了不能人道,身子与常人无异,也整日闷在家中,什么都不做,还要埋怨父母无能,找不到好大夫,让他成了残废。
没有银钱,自然请不到大夫,治不好儿子,夫妻俩便更要好好养着唯一的孙子,所以做起活来都很拼。
张翠背着箩筐,又去了其他平日里常去的小酒楼,好歹凑足了今晚的饭食,便打算回去了。
大杂院在最靠近外城的地方,需要穿过许多繁华街市。
张翠一边走着一边留意两旁的店铺招牌,留心寻找着飞鸿居,想着明日去瞧瞧,看能不能讨到些厨余。
张翠虽然不识得几个字,但飞鸿居是兴坪最大的酒楼,她来来去去的在门外瞧过很多回,也记住了那三个字是什么模样。
瞧着瞧着,却有一个熟悉的招牌猛然映入眼帘,上头的字也是张翠原先常见到的——石记豆腐坊。
“石”和“豆”她都认得,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原先兴坪的石记豆腐坊正是宋珍珠与石勇开的。
上京的这家也是吗?难道他们也来上京了?
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张翠迈步走进了石记豆腐坊。
伙计见她这个模样也没嫌弃,他们家东西便宜,往日里也有打扮粗俗的人来买东西,东家都要求众伙计平常对待。
“这位大娘买些什么?”伙计热情的询问。
比起兴坪的豆腐坊,这里更大,装潢也更好,可张翠还是一眼就瞧见了显眼处摆放着的酱油和腐乳。
“不买东西,我寻人。”张翠难掩激动的心情。
“寻人?”伙计疑惑,“敢问您所寻何人?”
“宋珍珠”张翠缓缓的吐出三个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