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我是歌手》开播(第 3/4 页)
歌手被这节目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节目的互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嘉宾与观众的互动,而是嘉宾间的互动。
电视观众大部分时间享受着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直到最后投票揭晓,立场逆转被导演手机里的一条微信折磨。”
---千度娱乐
……
《我是歌手》开播收视达到了1.434%,这个收视成绩与《华夏好声音》的1.477%相差无几。
而且《我是歌手》更幸运的是开播便拿到了同时段收视第一,比起《华夏好声音》的同时段第二无疑更出色。
当然这与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以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有关,现在的1.4%收视率比起去年的1.4%收视率取得难度要更大。
不过也因此,《我是歌手》想要复制去年《华夏好声音》的收视奇迹,难度也更上一层楼。
但是昊天制作和湘南卫视无疑高兴坏了,当然还有节目的冠名商、赞助商,以及花钱买了广告的人,对此都很开心。
尤其节目的评价和口碑很不错,让《我是歌手》的收视率存在了不断上涨的可能性。
当然了,有好评,也有负面评价!
“《我是歌手》存在着硬伤。首先是节奏上的拖沓,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名嘴充当经纪人部分“太闹”,名嘴的存在对于歌手来说意义不大。
其次是观众评审可能存在看名气投票的情况!”
---《羊城日报》
“《我是歌手》因为把明星送上pk台而颇具新意。然而,选手们深谙媒体与镜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保持了自己在镜头、比赛中的体面、善意和周全。
因此很难从《我是歌手》中看到刻薄、失控的选手,没有“意料之外”的节目因而具有致命缺陷。
相对于流落于节目之外的众多优秀歌手,《我是歌手》决出的胜负,格局有些勉强。
再加上最终结果由500个根据年龄、时代、知识背景、音乐素养等规则筛选过的“知音”们投票决出,也让这场“华山论剑”变得稍显滑稽。
歌声、选拔、真人秀,是《我是歌手》三大卖点。
但选手不是当红一流歌手,歌手们刻意看淡的比赛结果,以及不出意料的歌手及经纪人反应,让这档本来颇有新意的节目显得有些更像综艺节目,而非真人秀节目。”
---《新京报》
……
虽然有负面的声音,但是《我是歌手》无疑是成功的,依然是好评居多,这也让昊天制作、湘南卫视以及观众更加期待《我是歌手》的第二期!
与此同时,《星际穿越》剧组悄悄回到华夏之后,继续着自己的拍摄。
在华夏拍摄的主要是室内和飞船舱内的戏份,尤其是失重和太空的部分,可以借由《地心引力》的那个10*10*10米的超大灯箱完成。
接下来的时间,《星际穿越》都要在租借来的超大摄影棚内拍摄,直到完全杀青。
而所有的室内戏和飞船舱内的戏陈昊都没有使用绿幕,在片场拍摄黑洞戏份时,剧组使用了之前就造好的1:1的飞船模型,然后在灯箱里用led灯模拟黑洞。
演员在飞船内表演时,窗户外面同样是超大灯箱模拟出来的宇宙景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