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51章 太空片的两大难题(第 2/4 页)

    在拍摄人类失重镜头的历史上,有两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不得不提,那就是《2001太空漫游》和《阿波罗十三号》。

    《2001太空漫游》采用了一个划时代的拍摄失重场面的方法。

    在一个圆环形的屋子中,固定一个摄像机,然后让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下来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是沿着屋顶在跑步一样。

    这个圆环形的屋子,花费了很高昂的代价,但这也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一大高智商举动,突破了以往拍摄失重场面的桎梏,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而《阿波罗十三号》则是一部和《地心引力》有些相似的太空灾难片,不过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

    《阿波罗十三号》拍摄的失重画面,是影史上最经典的失重画面之一,就算到了现在的2012年仍然丝毫不会不让人觉得过时。

    不过这样的失重场景源于十分昂贵的拍摄模式。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个训练装置叫做“呕吐彗星”,是他们改装的一艘波音kc135,它能把全体成员带到高空然后自由落体下坠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舱内所有物体和环境都是相对失重的,一次飞行能获得差不多25秒的失重时间。

    《阿波罗十三号》的导演朗·霍华德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整整玩了612次失重飞行!

    并且在612次的失重飞行次数里,拍摄完了234分钟的失重时间镜头,这个方法把失重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成为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这种办法也有2个缺陷,第一就是这种办法无法拍摄舱体之外的失重镜头。

    第2就是,不是每个剧组都可以租用得起nasa的设备,即便租得起,那也没法租612次啊!

    毕竟一次只有25秒的失重时间,而且你又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是能用的镜头,用这个方法拍完一部电影,实在是太奢侈了。

    为此,陈昊采用的自然就是前世《地心引力》拍摄失重的方法。

    就是在特定的光源下,用机械臂把演员吊起来,然后用特定角度的摄像机来拍摄演员的失重场面。

    因为大银幕上的失重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真的失重,而是画面视角的失重。

    所以,剧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处理不断变换的视角,而不一定非要像《阿波罗十三号》那样在真正的模拟失重的场景里拍摄画面。

    变换视角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有人在地面上爬行,把地面上描绘出高楼大厦的景象,那换个角度让摄像机和地面保持平行拍摄,就能拍出人沿着高楼大厦攀爬的效果。

    相信大家在刷抖音或者其他短视频的时候,应该都见过类似的视频,采用的就是这种视角变换,用来欺骗你的眼睛,让你以为真的看到了非常规的、不可思议的动作画面。

    同理,只要变换摄像机的视角,就能拍摄出仿佛演员在天上失重飞行的效果来。

    机械臂就是这样拍摄的神器,能够时刻调整演员的角度和方位,再加上另外的机械臂调整灯光和摄影机,失重的效果也就能相对而言解决的比较彻底。

    这种机械臂就是灵活精准的iris机械臂。

    这种iris机械臂拥有4米/秒的运动速度,运动半径达到3.1米,动作精确到0.04毫米,多达7个关节的轴心,并配有一个超过10米的轨道。

    足以完成各种复杂又精细的动作,拍出随心所欲的各种刁钻角度的镜头,有这种东西的存在,导演要求的任何失重动作都可以完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州战神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讨逆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捞尸人 文豪1978 华娱从男模开始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那年花开1981 牧者密续 大国军垦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重燃青葱时代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雪意和五点钟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黑天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纯真丑闻 忤逆本能 蜜桃甜 心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你好,旧时光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