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大麻烦(第 3/4 页)
若是不带回来呢?
甬罗王顶多拿几个人用来杀鸡赅猴,余下的想统治,还得安抚。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交换战俘。”
诸健卫将所说的那些理由,柳秀颇不认同,几场战役下来,除了高克直、猴婆陵这些最早招揽的顶级大巫外,后来招募的乌蒙将士可曾出过力?相反的,狐山之战,他们是最先逃跑的人。
若不是他们率先逃跑,裴如安也不会犯下糊涂。
就像柳秀从三河镇解救出来的战俘,里面也有一些蒙人,柳秀未管,但来到牙民城后,全部让宋卫将当成了战奴卖给当地豪强。
不过在大肚峡,柳秀反对时,诸健卫将又说了一个理由,那是他们没有家小的,一旦举家撤退,家小在军中,到时候为了家人,这些人也不得不拼命。
会不会拼命呢,甬罗王未追过来,未发生激战,有点不大好说。
可能会拼命,也可能因为这些人拖累了三军撤退的步伐,会导致三军覆没。
但在当时,诸健卫将坚持,又用凶狠的眼光盯着柳秀,他是一个正统的狄人,煞修,没必要得罪,柳秀沉默不言。
“不谈这个,我们再回到这些头领与巫师身上,有大江之隔,蒙南不敢入侵巴南,除非中土崩乱,不过用一叶小舟载几个人过来还是行的。这些巫师与头领在乌蒙是什么情况?一个个便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他们留在乌蒙,矛盾也留在乌蒙。他们带回唐国,唐国有王法,拘束更大,加上可能存在的排斥,以甬罗王的智慧,能不能看到这一点。
到时候派一两使者乘小舟渡江,轻者江北各府情况会被甬罗王了如指掌,重者,这些人全部重新被蛊惑,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
简单的一句话,小户者生活难以继续,大户者多受不了唐国种种规矩的拘束。
我再说两件事吧,我朝开国之初,许多狄人南投,朝廷为了安置他们产生争议,一种说法,是接受其降,不接受其投,就地打散,化整为零,再驻扎一些唐军护卫,实际也等于是看管,从而使北方不会产生强大的威胁,这条做法显然略有些暇疵,朝廷没有采纳。
一种说法,便是将他们打散,散于中土各地,但是民风不同,便是今天这局面,以后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又没有被采纳。
第三种说法,将缘边一些地区百姓撤回内地,从而腾出一些地盘,用来安置这些南投的狄人。朝廷采纳了第三种说法,它成了以后的惯例,但这种处理方法似乎也不妥。”
这个柳秀便没有深说了。
一是唐国开国几任皇帝深说起来,也有着狄人血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