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臃肿(第 3/4 页)
在葫芦城还未显示出来,节督李说将他的命令下达,许多决定投奔唐国的百姓,开始提前将家小在葫芦城的官吏带领下,向北方撤退。余下还有一些老弱病残以及重伤员,又转移到船上,顺水而下。
这时有不少人跟着中军撤退了,但几乎都是丁壮,速度仍比较快。甚至鲜于仲枢还在葫芦城,给甬罗王上了一剂眼药水。
中军撤入乌河城,甬罗王大军入驻葫芦城。
到了乌河城,鲜于仲枢头皮子发麻了。虽然乌河城倒向甬罗王与中立的比例更高,可总有一些亲近唐国的人,这又是重要的商道,类似于杨龙木这样与唐国有紧密往来的人,害怕甬罗王秋后算账,也会随着中军向唐国逃亡。
不但这几个重要的城市,从葫芦城到乌河城几乎有近千里的距离,周边还有一些卫星小城,如落花城,少数人听到消息后,如同杨龙木一样,纷纷逃离故乡,向唐国逃跑。
一直持续到现在,后面还有不少人追了过来。
若是丁壮还好一点,关键还有大量的家小,这么多人,上哪儿弄来大量的船只?乌河更不是清水河,本来水运便不发达。
大队人马刚翻过雾山,甬罗王的前军已经将乌河城接受过去。
随后发生一件事,雾山一段乌河更险竣,一些葫芦城的船夫又是第一次来这里,不熟悉航道,翻了好几艘船,这里面有各个官员胥吏的家小,一些有来头商贾的家小,以及葫芦城水牛城一些大头领的家小。
看到船只不断地出事,一起闹将起来,弃船登岸,与大队人马汇合,这一来,速度哪能快得起来?
于是每天鲜于仲枢带着越来越臃肿的大队人马,心惊胆战地缓慢地向北前进。
但是他这回运气不错,甬罗王也得知了唐军的情况,请求逻普罗发出余下骑军去骚扰,让唐军速度变得更慢,随后大军跟上。可无论他怎么劝说,逻普罗也不同意,已经折了不少骑军,再折,难道你想让我做光杆司令?
没有大批骑军支持,加上鲜于仲枢的“结小仇”,困于粮草,清水城又失守,甬罗王有心无力,只好于葫芦城整顿,接见各部头领,然后派一支前军,唐军前面撤退,前军后面便接收。
唐军撤到巨石城,巨石城暗中附和甬罗王的人不少,不过过了雾山,支持唐国的人同样有不少,投奔唐国的百姓达到了两万多户。
蒙南生存环境恶劣,一般都像阿蛮一家,一户有五六口人。
唐国也不算是天堂,底层百姓生活同样不大好,平均起来,一户六口余人。
但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大户人家,比如杨龙木,他一家老小加上奴仆以及一些管事的下人,足足有六十多口人。他家口数还不是算多的,如高克直,他几乎将整个家族三百余口人一起迁到唐国。
从水牛城到巨石城,纵跨了蒙南四个大城市,辐射到十几个卫星小城市,仅有两万多户,似乎也不多,但不能看户数,得看口数。反正一眼望不到边,也不知道拖儿带女的跟来多少蒙人。以至到了巨石城,也用不着结小仇了,全部当成口粮吧。
过了一天,前军向他汇报,说是柳招派了使者过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