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央求(第 2/4 页)
“我们来到牙民城一个多月,安全有了保障,又得到大量战利品,三军将士手里有钱,一个个不慌乱。
然而大肚峡当时的情形真的很危急,我与高大巫替大伙看病时,几乎所有伤员眼神皆是茫然空洞,六神无主。那时,几乎每一个时辰都是宝贵的,同时每一个时辰都在煎熬。
若不是如此,我也不会冒然请将,鲜于总管也不会答应让我为罴毅军总管。
当时大家皆被甬罗王吓破了胆,又不知道我们一行能否成功,或许人多,能壮一壮胆气吧。”
高克直大多数是跟着中军北撤的,他在边上做证道:
“确实如此,通道那一闷,只是稍稍振作士气。我们在咽喉峡与中军汇合,那时士气还没有完全恢复。直到乌陵山,听到三河镇大捷的消息,安全基本能得以保障,士气才重新恢复过来。鲜于总管趁热打铁,发起乌陵山伏击战与葫芦城埋伏战。”
两线收官数战还有一个意义,至少说明甬罗王不是无敌的。不能树立无敌的形象,便能增加甬罗王整合六蒙的难度。
柳秀说的比较委婉,也不是说士气。
他是隐晦地说狐山之战,几乎将鲜于仲枢胆打破掉了,心也乱掉了。
危急之下乱投医,柳秀请将,也不知道能否成功,鲜于仲枢答应下来。
诸健卫将提议,尽管他知道有些不妥,只要能保障大军的安全,什么招好使便用什么招,以后归以后,于是鲜于仲枢答应了诸健卫将的提议。
乌陵山与葫芦城两战胜利,在柳秀眼里并不算什么。
两部敌人骑军,人心不齐,一路追来,掉以轻心。
唐军士气重新振作,不击退这支骑军,便不易能平安回家,全部在拼命,兵力上又占据着多数。
这样都不能胜利,不如回家种地去吧。
总体上,鲜于仲枢的心是在混乱着的,那怕撤到巨石城,不冷静便不能明智,不能明智便不能做出聪明的决择,才形成今天的局面。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慈不掌兵,鲜于仲枢人品还行,心肠略软,但放在三军统帅身上,这种性格往往便会造成致命性的失误。
“秀总管,能否想出办法?”宋卫将殷切地看着柳秀。
“宋卫将,我这个总管,你是知道的,仅是临时性的任命,基本也完成了我的承诺。回来了,上面有鲜于总管,柳总督,你没有权利过问,我更没有权利过问。我唯一能处理的,只有一件事,俘虏交换。”
柳秀与李平说过鲜于仲枢的前程,张卫将看的有些简单,虽然此人不长于军事,这一战也败了,不过此人情商高,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不乏人格魅力,就像现在这样,宋卫将仍向着鲜于仲枢说话。
况且他身后还有柳招的支持,此战过后此人必会受到一些处置,用不了多久,在仕途上,他依然能东山再起。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说的太过乐观。
若是这些乌蒙人被点爆,鲜于仲枢弄不好真的会息菜。就算以后能复用,又如何呢。
但自己是人,不是神,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