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燕不南归(第 3/4 页)

    他的后人在这里建立国家,就有了“陈国”。

    当然这些都是“据说”,只见载于一些野史里。

    陈国皇室从未公开提及燕姓,大燕皇朝也从未承认这份血脉。

    在陈国的正史里,开国皇帝陈宣乃是樵夫出身。在燕国的正史里,曾经那位夺嫡失败的皇子燕隋,失踪于一场焰光冲天的大火。

    沧海桑田光阴转,多少老叟换从前。

    雄极一时的大燕皇朝都已覆灭了,倒是孱弱的陈国还存在着。也还孱弱着。

    燕春回庇护此国社稷,但好像并不在乎这个国家的未来。

    就像他庇护手下的人魔,但也并不在意那些人魔的死活。

    无回谷可不仅仅是外贼无回。

    陈国境内有三座名山,名为“孟春”、“仲春”、“季春”。

    有一条纤细的江流,恰好接连三山,名为“三春江”。

    三春江穿过浮光峡所形成的逶迤的白练,便是陈国东面的国境线。

    西峡为“陈”,东峡为“礁”。

    钟离炎扛重剑在肩上,欣赏南域第一天骄于水中的照影。

    一身极简白衣的李一,抱剑闭目,独立于东峡之巅。

    水波清幽,仙舟纯白,姜望青衫仗剑在舟头,似要悠游直下。

    从这一刻起,整个陈国的国境线,便是他的见闻线。

    尽此一国,内外不通。

    无一耳能听于外,无一眸能见于外。

    若要灭国绝族,也只是一念!

    立在如此高处,拥有此等力量,难免视天下为草木。

    姜望按住剑柄,有意地沉了几分肩。

    当见闻的禁锢形成,耳目的律令出现,一身短打劲装的公孙不害,也就缘法而现。

    这次荡平无回谷之战,执掌刑人宫的公孙不害当然是绝对的主力,兜底全局的存在。

    他不仅自己来了,还来带刑人宫镇宫之宝,洞天宝具“荆棘笥”——

    此时正背在他身后,用麻绳串缚着,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筐。其间装载,非执法者不可窥见。

    “笥”本是盛饭食或衣物的器皿,也有“以此装载”的意思在。

    笥多以竹篾、藤皮、苇皮编织,也兼用荆条。讲究些的还漆彩绘、衬绫罗,寻常的就是粗蔑编织。

    刑人宫的“荆棘笥”,顾名思义,乃是荆棘所编织。其原身是三十六小洞天里排名第十七的“太玄法乐天”,中古时代的薛规炼此洞天,成就法家至宝,代代奉于刑宫。

    法家弟子向来有“负棘、悬尺、藏绳”,游历天下、弘扬法治的传统。

    凡三刑宫之门徒,在游学时所背负的专门用来惩恶的“棘”,便是从“荆棘笥”里折来。

    每逢出山折一枝,斑斑血迹是行痕。

    这些三刑宫弟子,在游学结束之后,都要投棘于笥。【荆棘笥】会对法家弟子这一路所施之刑,进行审验,核查是否有“滥刑”的情况。这放棘收棘的过程,是三刑宫弟子所必经的修行,也是“荆棘笥”本身的养炼。

    一代代的法家弟子,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坚守,为这法家至宝增添光色。渐至于如今,已经拥有难以想象的威能。洞天宝具若有令人信服的排名,在三十六小洞天炼成的宝具里,【荆棘笥】绝对不止十七。

    就像今日之太虚阁楼,在太虚阁的秩序建立起来后,威能也与日俱增。太虚阁楼维护太虚阁的权柄,太虚阁在维护太虚幻境秩序的同时,也用这种秩序,予太虚阁楼以滋养。

    “公孙宗师!”姜望低头行礼。

    公孙不害也是个果决的性子,只轻轻颔首,而后便当仁不让地一步往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中州录 武圣! 谋局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