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五章 有幸同行(第 3/4 页)

    孙小蛮道:“我师父说,他曾经问过你——如果注定不能天长地久,那‘开始’是否拥有意义?”

    “我是怎么回答的呢?”窦月眉双手抱膝,把脸贴在膝盖上。

    孙小蛮道:“你说——有幸同行,比天长地久重要。”

    窦月眉弯起嘴角,笑了。

    那笑容实在漂亮。

    ……

    ……

    当今之世,号称天下武道前三的,一共有五人。都是卡在武道二十六重天的境界,进一步就能轰出绝巅,正式为武立道,开辟新天。

    除了王骜是几无争议的第一人,剩下四人难分高下。

    他们分别是魏国大将军吴询、荆国右护军射声大都督曹玉衔、景国晋王孙姬景禄、墨家真人舒惟钧。

    其中吴询的实力可能有更多人认可,再加上他在魏国大兴武道,整训武卒,是旗帜人物,于武道上的贡献,确实是紧追王骜之后。

    曹玉衔贵为荆国十三军的兵主之一,霸国一方诸侯,却是非常低调的一个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起门来练拳。整个射声府,也是荆国诸境里不太有存在感的地方。

    甚至于先前在西扩战争里,曹玉衔亲自挂帅,打个高国都蹑手蹑脚,好像生怕惊动了谁,或者不小心把什么碾碎。

    他的用兵风格用黄弗的话来说——“就像小偷进门”。

    黄弗不止嘴上这么说,公文上都这么写——“吾观曹玉衔用兵,如梁上君子。”

    但要说到个人武力,论及阵前斗将,或强者放对,曹玉衔的风格却很是刚猛。其自创的三十六路碎玉拳,轰遍北境,号称“只为玉碎”。

    这也是当今时代,武道至高拳典之一。

    在所有的武道宗师里面,晋王孙姬景禄是最特殊的一个。

    其他几个武道宗师,要么是小时候家里环境不太好,选择不多,如王骜。要么是自小家教严格、治家如治军,在鞭子底下长大,如曹玉衔。总之从小就磨砺出过人的意志,靠自己的韧性和努力,轰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独他姬景禄是锦衣玉食惯了,出身显赫,自小众星捧月。却放着堂皇大道不走,奢靡生活不过,选择直面荆棘,践行武道。

    要知道,景国是最能代表主流的国家,道门也是最能代表主流修行体系的山门。武道这种“另辟蹊径”的选择,是不太能被一些老古董认可的。

    当然,他是晋王姬玄贞的孙子,他有资格做任何选择。他也用当世武道最前列的力量,证明了他的选择。

    在景国皇室宗亲中,晋王府毫无疑问是实力最强的一支。

    晋王姬玄贞乃帝室真君,实力强横,镇压天下多少年。晋王孙姬景禄是武道得真,眺望绝巅,有机会一步登天。

    景禄景禄,世食景之禄也。

    姬景禄生下来就担负着使命,有人说他对武道并不虔诚,他修武只是景国帝室对修行未来的有意押注。也有人说,堂堂晋王孙,弃道修武,是景国皇室对道门的试探。

    但无论如何,天下武人排序,他永远坐有一席。

    “天下武道前三”里的最后一个,是墨家的舒惟钧。

    他是典型的苦修派,最守旧的墨家门徒,以墨家祖师之规训,为人生信条。钱晋华骂他“石疙瘩”、“绣铁块”,说他应该撞死在牌坊上。

    但偏偏又是他,在“善假外物”,善用机关傀儡、甚至常用机关改造肉身的墨家,什么外物都不借用,砥足苦修,把自己的肉身探索至如此地步,身登天下武道修士之绝顶。

    武道的广阔前景是可以想象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中州录 武圣! 谋局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