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吾道不孤(第 2/4 页)

    黄舍利本想拉着洗月庵的美尼姑说几句悄悄话,见这女尼如此认真的样子,也就并不打扰。

    纯心求道,好!

    她不喜欢没有灵魂的美人。

    美人有三种,在皮,在骨,在神。

    皮相、骨相、神相皆有者,绝世也。

    绝世美人在侧,她感觉自己道心都安定了。回头看了一眼钟玄胤,又有些遗憾——

    怎么就没有专门记录历代美人的史书呢?

    着以画笔,记以音容,使古今之美,不佚于岁月,这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史料吗?

    等有机会,还是要劝一劝钟老阁。老阁现在走的路,可不对。不是百姓喜闻乐见。逆时代之意趣,虽神笔而难成道也。

    钟玄胤被看得莫名其妙。

    对于向姜望求道这件事,他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为史之道,其流有二。第一是“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第二是“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

    史家成道与别家不同,必要有成道之史书。要深刻地照映时代,使后人得其故智。

    譬如司马衡和他的《史刀凿海》,左丘吾和他的《时代建筑史说》、《上古封印术演变之我见》,吴斋雪和他佚失的《鬼披麻》。

    作为当代史家,钟玄胤已见证太多关键性的历史,其中绝大多数又都和姜望有关。

    这就注定了他的衍道之路、成道之书,少不了姜望这个名字。

    把道历新启以来所有改变历史的关键事件统成一书,即为《现世洪涌》。这本书他一直在刻写,但想以此成道,不太容易,究其原因,是他生得晚了,很多历史,都已经在别人的书里,且已具备一定影响力。

    他写之前的历史,都是“后来之笔”。唯有他自己加入太虚阁后所亲历的那些,才是“当时之简”。

    勤苦书院相对来说,更注重后者。

    常常因为姜望而出现在历史的前线,他的《现世洪涌》,颇有后来居其上的趋势——不谦虚地说,司马衡先生增编《史刀凿海》时,写到《黎略》一部,恐怕还要参考他的《现世洪涌》。黎国史官都没他记得清楚!此为第一手史料,是后来编史者避不开的关键文献。

    《史刀凿海》里若能引上一段,说“见于《现世洪涌》”,他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钟玄胤甚至于已经着手准备给姜望写一本传记,不然也不会去了解临淄往事,进而知晓道术八音焰雀的诞生过程。以姜望目前的传奇性而论,这本传记已经可以为他的绝巅之路铺砖加瓦。姜望若能获得更高的成就,真正比肩人皇,那他立地绝巅,也未尝不可——在治水大会上,他是看到可能性了的。

    早就打算靠姜望证道,且正在靠姜望证道,来朝闻道天宫求道,不也是顺便的事情么?记史问道两不误,他钟玄胤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怎么说也是勤苦书院出来的,曾经也是头悬梁、锥刺股,当谁不会用功呢!

    不过……

    钟玄胤看了看左前洗月庵那位目不转睛的女尼,又看了看正前方目不斜视的天人法相,最终没有说什么。他回头看了一眼空空的殿门,忍不住道:“老剧,人怎么这么少?你那个【九格】,是不是设计得太难了?”

    不止年纪小的有上课讲小话的需求,他们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大的小话圈子。

    作为姜阁员登顶后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经过两季的筹备,朝闻道天宫的开启,可以说是整个现世的盛事!

    凡太虚行者,莫不知闻。

    甚至于太虚幻境都有三次【天鸣】。

    太虚道主的声音,随着太虚幻境蔓延,向所有人宣告朝闻道天宫的到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