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争于朝夕(第 2/4 页)

    而一个不曾反抗也的确失去反抗之力、任由宰割的福允钦,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来处刑,更用不着他摆出这么严阵以待的架势。

    所以今日在观河台,自然是另有大事——

    在靖海计划失败、长河龙君身死后,景天子给予景国内部的交代,已经完成了。作为景国,还需要给现世诸方一个交代。

    “给交代”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一个交代不好,就是老老实实地割肉放血。一分的过错,若是被撕开了口子,偿补十分百分都不罕见。

    但若是交代得好……对长河责任的承担,完全可以是长河两岸治河秩序的重订。

    划分新的长河秩序,又何尝不是在确立中央帝国的威严?

    应江鸿正是抱着这样的政治意图前来!

    ——不曾与会的大齐博望侯,就是这样跟姜真君分析的。

    是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绝巅强者,亦受邀与会。

    当然不止是他一个人,整个太虚阁都得到了邀请。

    作为当今天下声望日隆的、恪守太虚铁则的绝对中立组织,在《太虚玄章》全面扩散之后,太虚阁在天下百姓间的声望如日中天。

    但应江鸿把太虚阁请过来,其实又是一种特权的昭显——相对于黎国和魏国。

    这事情说起来就复杂了。

    昔日景文帝在观河台会盟诸侯,是一纸天子诏书发出,诸方君主来朝。

    今日自不同往日,也绝不能说是“诏令”。

    只是南天师应江鸿,代表景国所主持的“治河大会”,邀请诸方势力入席与会。大会的主题,是讨论在后龙君时代,现世人族对于长河的治理。

    六大霸国肯定是要悉数到齐的。

    而魏国这几年来国力跃升得很快,又因为临近长河,长期参与治河——以“治河”为名的大会,不邀请常年参与治河的强国,多少是说不过去的,在实际的方略践行里,也很难政令通畅。

    魏国参与了治河大会,实力更强一筹、甚至是已经拥有影响天下局势之力的黎国,不来就不合适。黎国本身也一直在寻求话语权的突破,在妖界在虞渊都拼了命地表现。

    每次现世规模的会盟,都被六大霸国排除在外。

    口子不打开也就罢了,一旦打开,没有不让黎国加入的道理。

    六大霸国在太虚阁里都有人,黎、魏都没有,故而太虚阁在场,明面上是监督公证,实则是体现六大霸国超然的地位,还是不曾被挑战。

    当今天下,着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势力错杂得很。

    主持此次大会的应江鸿,对此感触颇深。

    本来宰割水族,处置长河,是多么清晰的事情,但景国一句话就决定现世潮涌的时代早已经过去,现在什么都得商量着来。

    人一多,再简单的事情也复杂了。

    他作为主会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引入黎、魏参与大会,也未尝没有引入搅局者,避免其余五个霸国联手撕肉的意图在。

    “五国天子会天京”,可是景钦帝之后每一任皇帝都要反复背诵的历史,景国人印象尤其之深。

    与会的宗门也有两个——

    三刑宫、龙门书院。

    龙门书院受邀的原因和魏国一样,也是因为对长河的历史责任。

    而三刑宫受邀的是矩地宫执掌者吴病已,“山川河流,地之矩也”。这事儿本就该找他,尤其这场大会还需要有令人信服的公正——再没有比找一个法家大宗师与会更简单的办法了。

    只是吴病已在参会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陨仙林的动静,多少有些辛苦。

    此外,宋国没有受邀,但宋国国相涂惟俭,也代表宋国来了。

    毕竟宋国也在长河边上呢,其实对治河也是有贡献的,虽然不算很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