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三章 壮我宏声(第 2/4 页)

    天子对郑世,还是非常信重。毕竟是在北衙都尉上坐得最久的一个人,也是天子用得最顺手的一个人,可谓“深得君心”。

    至于上一任北衙都尉杨未同,则是去了南夏总督府,将全权负责故夏之地的治安。算是平调,地位上稍低一些,但有更多的自主权力,修为上也不受限制,这事情少不了他的恩师易星辰的运作。

    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跟老爷有关,或者说,跟现在的博望侯有若隐若现的关联。

    多年政务经验的锤炼,让独孤小养出了敏锐的政治嗅觉。老爷不耐烦这些琐事,她便很愿意在这些事情上操心。

    这些年都待在青羊镇,着眼天下事,而清楚地看到,那个老爷的挚友、笑容和善的胖大人,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这偌大帝国里的参天巨木,是怎样投下他厚重的阴影。

    真正的大齐世袭国侯,权势滔天!

    但这也意味着,他老人家的敌人,也必然是庞然大物。

    所以独孤小非常谨慎,绝不让自己有成为累赘的可能——她作为追随老爷多年的贴身侍女,是有可能被牵扯到老爷身上,从而牵连到博望侯的。

    “颜捕头!昔年老爷在齐,便担责天下,严惩不法。你腰悬青牌,秉持公心,我能有什么不满呢?”独孤小拱了拱手:“我这次来临淄,来余里坊,无关于我家老爷,而是奉烛岁老先生之命——我只能说这么多,都城巡检府若有疑问,可递信青羊镇正声殿。”

    大齐夜游神……烛岁。

    自武帝时期延续到当今的帝国巡夜者。如今虽然退隐,功勋也不能这样快抹去。

    听到这个名字,颜敬自是没什么可说。

    他拱一拱手,道了声“打扰”,便默默退去。

    最后只剩独孤小在窄巷。

    这里是临淄,这里是余里坊。

    名士许放最潦倒时期,曾寄身的地方。

    当然,所谓“寄身”,也就是一个窝棚,一团枯草,蓬头垢面。

    青石宫外剖心坦肝的许放,已经葬在赶马山有些年头。

    坟头草倒是不高,每年清明,总归有人去祭扫——

    曾随老爷征战的许多将士,也葬在彼处。

    现在的余里坊,已经看不到窝棚。

    曾经随处可见、蜷地而眠的流浪汉,追着行人讨要吃食的乞儿,几乎是旧时代的陈迹。

    自前些年德盛商行入驻这里,在前街建起商行总部,大量招工,余里坊已经不是临淄最穷的地方了。

    贫穷有贫穷的理由,混乱有混乱的原因,在余里坊经营总部的成本,远高于其它地方。很多人都不理解,那么聪明的博望侯,为什么会做这样事倍功半的选择。

    独孤小却明白,那是老爷的决定。

    老爷嘴上不会说,但就像当初救她一样,并不吝啬他能做的事情,也并不在意什么回报。

    老爷不是那种放粮施粥的人,他是愿意给人机会的人。

    独孤小静了一阵,借来一缕黄昏的光,在指间绕成书信。

    信上只写了两条内容——

    “烛岁大人有些过往的疑问在心里牵挂,其中就有部分线索在余里坊,他命我来此,寻历史的答案。”

    “都城巡检府一个叫颜敬的四品青牌,在余里坊拦住了我,似乎很关注我家老爷的事情。”

    老爷对博望侯毫无保留的信任。

    所以她也毫无保留。

    她深知博望侯的智慧远胜自己,所以她只说事实,不加分析。

    而后她继续在这窄巷走。

    烛岁的过往的疑问,自是武帝朝旧事。

    更具体地说,涉及武帝时期,枯荣院的一位女尼,以及更久远的时间里,一本名为《鬼披麻》的书。

    纵观齐武帝一生,诸多红颜知己里,有一个绝对不能抹去痕迹的存在,被尊为“天妃”,在武帝的后宫十分超然。此女神秘非常,并不见载于正史,倒是在部分野史里有些勾勒。

    就连烛岁这个武帝亲信,也只是略知其人,并不深刻——只知道她美丽惊人,修为高绝。原是个参禅的尼姑,在枯荣院里很有影响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