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章 善太息(第 2/4 页)

    魔猿的双眸一瞬间沁成赤红,目光投射其间,像天柱闹海,神念遥追,恍恍惚不在此间。

    这是不久前靠近过天道又折回的当世顶级真人,在现世障壁相对薄弱之地、曾经的魔潮入口,第一次如此强力地呼唤,那遗失在彼世的“真”!

    所谓“真”,是不磨之理。是在诸天万界都会被承认的“自我”。

    阴阳两真,可以一念之间,架起三途之桥,连通阴阳真途。

    真人与真魔,也都是在宇宙之中,散播光辉的星辰。

    自能追寻血契,将微弱的联系,推举成牢固的回响。

    时至如今,一尊真魔对姜望来说,已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战力。他寻找宋婉溪,是想探究当年,想要捕获更多关于白骨尊神的线索,也是想要知道,七恨魔君为何会在那时候,降下那问心之劫。

    弱者没有资格追寻答案,遇到危险,逃脱已是万幸。

    所以要变强。

    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壮。守自己的道理,问自己的心,再去问为什么。

    所以直到今天,才有这一次注目。

    魔猿的心神,仿佛飘向无限远处,像是茫茫宇宙中孤独的尘埃,在等待另一粒尘埃的响应。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长到兀魇都山脉另一边的姜安安小队,都已经成功抵达了此次探索的目的地——位于“千眼石窟”深处的,名为“善太息”的地下暗河。

    除了被赵玄阳擒来的那一次,姜望曾经也在兀魇都山脉潜修半年,但那段时间都静于地穴坐关,不曾四处探索。对兀魇都山脉的种种传说,反倒不如做足了功课的姜安安了解。

    这“千眼石窟”是兀魇都山脉里最大的一座石窟。且曲径回环,内部十分复杂,分岔洞穴极多,通向种种未知之地,无法尽索,以至于有“千眼”之称。

    一般人在这里,根本找不到路径。

    而“善太息”之河,又是千眼石窟里一条极凶险的暗河,幽深无底,宽广无边。

    从“千眼”里最多人探索过的“洞冥窟”下来,视野就会被浪涛铺满,一眼看不到边。暗沉沉的波涛,不知缄藏着多少择人而噬的恶兽。

    在周边的一些传说里,这条河是被视作“冥河”的。说是人死之后,便经由此河,前往幽冥。

    “洞冥窟”中无数恶神的雕刻,便是这些传说的体现。三头之犬、衔尾之蛇,牛头马面、黑白无常……

    当然,对神道有些了解、且修行到如此境界之后,姜望对于那些小时候听得津津有味、咋舌称奇的传说,早已祛魅——

    绝大部分神话传说,都是神话时代的产物。不过是为了修行所凝聚的假想,是一种假述的道,借假修真。

    而曾经躲在被窝里乖乖睡觉怕鬼敲门的孩童,已经握得无数神祇苦求的“真”。甚至于哪怕是真神,也要被长相思剑压三分。

    绝大部分传说里的神祇,见了现在的姜真人,都要行大礼。

    况且他也是去过幽冥世界的,那不过是依附于现世的一個大世界,自有来往的路径,跟兀魇都山脉里的哪条暗河都没有关系。

    蠢灰经过“洞冥窟”的时候,还冲那三头犬的刻像吠了一阵呢。要不是姜安安队长拉着,非把那三个脑袋铲掉两个。

    不过关于“善太息”河的传说,却也不能尽皆无视。有一个涉及到远古八贤,值得慎重对待。

    说是阵道初祖、八贤中名为【风后】的存在,在战死之后,只剩一缕残魂,飘荡在天地之间。心忧世人,不肯离去,最后徘徊于此河,久久叹息。

    故有“善太息”之名。

    在传说之中,最后那位伟大存在的残魂,逆善太息之河而上,寻至生死的尽头,领悟无上之理。而后以残魂修神道,在神话时代证现世神祇,再次超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中州录 武圣! 谋局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