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三章 言传身教,何日梦真(月初求保底月票)(第 2/4 页)

    越国的旧贵族势力被极端手段一夕扫灭,从而产生巨大的权力中空,这也是巨大的机会。

    整个越国各郡各城,全面展开官考,所有考官,全都是平民出身的官吏——为了今天,皇帝早就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昔日贵族把持朝政,平民晋升困难,天子爱才,专门建了一个翰林院,养住他所看上但又不便提拔的贫家子弟。

    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写写文章,读读书,修史辩论。只有虚名,并无实权。贵族们也乐得留一个敬贤的好名声。

    现在这些人全部外放出去,填塞朝野,把持空缺出来的关键位置,全面配合越廷所推动的新政——他们如此关键又如此清贵,故天下谓之曰“清翰林”。

    上升通道一旦打开,顷刻波涛汹涌,死水变成活水。

    贫家子弟奔走相告,壮志满怀。

    在这风雨飘摇的时节,也有百废俱兴,万物发生。

    时人或曰:踏公卿之骨,上青云之梯!

    政治改革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是说皇帝陛下突发奇想,心念一动,一拍大腿,就能立刻改天换日。

    革蜚看到,越国新政今天如高崖倾瀑势不可挡,是高政在许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的结果。春种多年,于今秋收获。

    当年高政携促成陨仙盟约之威势,全面在越国展开吏治改革,要求“选官公正、贵贱同权”,朝中无人敢公开反对,但最后施行下来,却并不顺利,受阻于越廷下面的各大主城。以高政的手段,自上而下,也不难摧枯拉朽——但就在这个时候,他被迫下野。吏改自然废弃,政纲中止,官道修为溃散。此后避世隐居,不问朝局。

    许多年过去了,包括吏改在内,高政的许多政治主张再没有被提起。朝野都敬他,贵族都服他,但在巨大的现实利益前,很多人还是宁愿他一直是“隐相”,最好“只隐不相”。

    革蜚也很多次听高政讲起过去,但这位老师好像从来不觉得遗憾、惋惜,只是平静总结他当年所做的事情,做成的没做成的。没有波澜,只有条理,仿佛在讲另一个人的故事。

    在高政死后的这段时间,独居深山小院,对照着现今的越国国情一一回想,革蜚才慢慢地听明白了那些往事,理清其间脉络,一桩桩一件件,如在眼前。

    当隐相峰也隐入高秋,他好像读完了高政的一生。

    他决定下山。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此刻下山,正是时候。

    越廷至今没有对革蜚的存在有什么公开表述,这也让他成为越国时局中,一个相对暧昧的存在。

    他是革蜚,他下了山,当然要先回家。

    革氏是越地最古老的家族,比越国的历史都要悠久。当年越太祖在发动政变之前,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求得革氏的支持。

    这样一个家族,世代兴盛,真正可以称得上名门,底蕴深不可测——当然这也只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底裤都叫人看得清清楚楚。

    革蜚觉得这具身体的父亲,那个名为“革誉”的族长,实在是愚蠢。

    把儿子送到高政门下当徒弟,这不等于将自己的心腹要害,裸露在高政面前吗?为什么这些人根本意识不到危险,死到临头也不知道自己就是高政所要解决的痼疾?

    是老师伪装得太好太狡诈,还是父亲太愚蠢?

    对革蜚来说,这并非是两难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时发生。

    革氏老宅在抚暨,此城以花鸟鱼虫显名,民间好博戏。

    革蜚前脚踏进城门,后脚就沸腾了整个城市。

    一路上不断地有人行礼,俱都远远拜着,表示诚敬,而绝不靠近打扰。

    这种热情在踏进大宅后抵达巅峰。

    “少爷,您回来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武圣! 中州录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小狐妃,太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