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总结兼感言(第 2/4 页)
但一个人物真正的选择,只能体现在他挣扎的时候。
我要写他的成长,他的经历,他鲜活的人生。
我有时候看一些网文创作方法论,也常常用到这个词,常常说要如何规避“毒点”。
第十二卷的名字本来我已经想好了,但突然觉得名字不太精彩,所以还是过几天再定吧。
那时候姜望想的是什么?翻原文可以看到,是“八柄”。
是妙玉打碎了他的三观,让他第一次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原来玉衡峰是这样的,原来人族水族万古盟约只是一张纸。
是董阿告诉他,每个人有不同的路,做各自的选择。
是左光烈告诉他何为超凡的勇气、超凡的悲悯、超凡的承担。
这个主题太宏大了,就像那颗太阳在高天,它遥不可及埃
他确实很拧巴埃
是方鹤翎让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天才,都跟你一样有那么多选择。
这是情何以甚的仙侠世界,也是我们共同的仙侠世界。
读者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复杂的人。他们不活在标签里。你敢说你了解谁呢?
说回主角。
他不是一个一开篇就固定了心智的角色,不是一个心智成熟、性格已经定型的穿越者。
读者好像是非常单薄的一个群体,有一个个简单的标签贴在那里,不喜欢这也不喜欢那。
不知不觉又聊了这么多,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赤心是什么?
其实文中早有回答,回答了许多次。
在战场上你永远可以把后背交给他,只要他不死,就不会有一支箭是从你身后来。
我们是带着自己最喜欢的文字去找知音,而不是揣摩某一部分读者的“喜欢”来做商品。
【感谢书友“帥哥”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670盟?
我想说的是,一个具备真实感的世界,一切都在流动。
最后一章《放吾心猿》,十二小时章说来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万四,我记得上一个巅峰《枫林旧梦》当时是八千。
有没有办法让这段剧情没有争议呢?
太简单了。
他是网文读者口中的“土著”,他是生长在那个仙侠世界里的人。
但姜述要的是什么?是“忠”。他可以容忍你,恩宠你,封赏你,但你必须无条件听从他的命令,践行他的意志。 在离齐之后,他们的相处反倒更自然了。因为天子不必再疑,英雄也可以直身。
可是拼命也没有用。
是赤心神通——永不为异志沾染。
在强杀庄高羡这件不得不走的事件之外,也是主角和齐国根源性的矛盾。
相对于其他各具锋芒的角色,姜望一开始是相对普通的,他的光芒要在艰苦的世事中砥砺出来。
这是我当年的思考,很高兴这部小说还在坚定地往前走。最终能否成就我们共同的期待呢?
我亦不知。
最后离齐是人物自然的选择。
【感谢书友“昀启”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674盟?
想到战死的方家守祠长老,他要找借口自我安慰——我也是迫不得已,我也没有办法。
他是怎么跟褚幺说的呢?
他是有认知的,但是认知一次次被颠覆。
——“太阳悬在高天,将它的光和热,不偏不倚洒落人间。不分老幼,不辨贵贱。大爱如无情。”
以姜望和齐国的关系为例。
他跟顾师义说,我非义士。
他因为一个小女孩的死而不顾一切,那时候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妹妹,又或是单纯的正义感。
赤心有最大的争议,我也有最久的沉默。
一开始他对齐国毫无归属感,他到齐国只是因为网友在这里,网友告诉他这里有发展机会,他就来碰碰运气。
我不是说不要写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字。我是说创作者的最优先考虑,永远是故事本身的精彩。
很高兴在七百万字后,这个仙侠世界仍然能够让大家保持期待。
姜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比如在山海境,为了勾勒方鹤翎的人物弧光,为了强化王长吉的魅力,必须要有一个逼出方鹤翎心底呐喊的人,只有姜望合适,而且他确实是出于正义的思考,符合人物逻辑。
他只有这一点期望。
牺牲一点配角智商,让方泽厚选择迫害主角就是了,让那个族老也参与计划,表示要对安安如何如何。
可是一直到白发离乡,他也才十七岁……
他会心疼一个在凶兽堆里活下来的小女孩,会因为白莲救了他而为白莲拼命。
那引人魔入方家,就大快人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