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有惑(第 1/4 页)

    第2398章 有惑

    你的过去照着你的现在,你的阴影是你自己!

    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可有谁能懂?

    “姜君!”玉真低唤了一声,但终究没叫那些情绪溢出来。

    白骨道,洗月庵,三分香气楼,这一路走过来,没有一步能停下,没有一时能放松。

    在孤独的岁月里,她早已习惯咀嚼孤独。

    她坐在蒲团上,仰看着金发金衣、如此熟悉又陌生的姜望,抬起一只手来,衣袖滑退。这只手如灵蛇潜游,翻潜身后,并指如剪,轻轻一挑,在那摇曳的燃灯之上,挑剪下一缕灯芯,灯芯犹带火。

    她将这只挑灯的手,挪到身前来。纤纤玉指如花开,雪中有青丝。烛焰跳跃在指背,为这只手投下奇妙的光影,嵌缚在地面,像一只暗色的囚鸟,欲飞而不得。

    俄而,烛焰绽开,结成莲状。

    指上盛开的小小光莲,花开十二瓣。匀称地放开来,每瓣都不一样,每一瓣都有无尽的光影生灭。

    华光初放,指栖莲时。她面上的晦影已退去,艳色极重的五官,也显出几分圣洁来。她轻启丰唇:“问姜君,莲开十二瓣,瓣瓣都不同,生不同,长不同,见不同,想不同。如何区分它们要做什么,该与不该?”

    我想不是每一瓣莲都知道它应该做什么。

    开谢不由莲。

    仁心馆的易唐静静坐在那里。在莲灯之中,每个人都看到不同的自己。

    卢公享已经死了三十二年。

    他也从一个抱图识药的孩童,长成了如今的宗门砥柱。

    殷孝恒还好好地活着。

    恬淡的表情一时晦灭,只剩下悠长而寂寞的叹息。却不曾叹出声,只在眉眼间。

    “便论佛!”天人法相抬手一指这光莲。指此莲时,他并指如剑。

    佛法中,智慧即剑。以此剑斩烦恼丝!

    炽光照面,天相漠声道:“佛曰因缘十二,蒂结此莲。曰——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此即《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又称“十二缘起支”。

    缘起法是永恒不变之真理,佛陀观察此真理而开悟。

    无论须弥山、悬空寺、洗月庵,此经不可避。

    天人法相每说一个词,玉真指背上的莲花莲瓣,便生出相应的梵字来。是佛因相系,随缘生灭。

    姜真君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佛”,但大道通天,殊途同归。他兼修百家,勤学不辍,又已登临绝巅,哪家都不算陌生了。再有苦觉这样一层关系,有净礼这个小师兄,和须弥山交好,得三钟护道……在佛法的修行上,实在不能说不精深。

    谈不上什么高僧大德,可也算得个在家有道之居士。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天人法相道:“既已具名,当已觉知。此佛经之所述。师太居名寺,照青灯,颂经典,不应不识,不该有惑。”

    “姜君说十二因缘,贫尼自知矣。贫尼自知处,姜君知否?爱者,贪爱也。取者,妄取也。此二者,我不能辞。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是我尘心!”玉真的眼眸寂寞如悬月,如此照映着前方的那片静海:“贫尼有惑!上尊无惑吗?”

    卓清如听着听着——不太对啊。

    洗月庵真传和朝闻道天宫之主在正儿八经的论佛,可她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不朽凡人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