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三章 天下李一(第 1/4 页)

    所谓“天下李一”,无疑是横亘人间的一座高峰。

    自他在黄河之会以“大罗山太虞真人”的身份横空出世,此后多少年,都是人们遥望不及的目标。现今更是一步登天,岿然屹立在绝巅之林。

    游脉、周天、通天……一步一痕。所谓超凡脱俗之路,至此已是尽处。

    此后享万年寿,得万古荣,巍峨至高。

    他是道历三九一九年三十岁以下无限制场的黄河魁首,也是古往今来无可争议的黄河第一。

    因为在他之前,三十岁以下,不曾有真。

    他不像同为魁首的剑仙人那般人间显赫,屡屡参与影响现世格局的大事,甚至扬名诸天。

    他似惊鸿一现,在观河台震惊天下后,就几乎没有再于人前显圣。

    他高在云端,不为世人企及。他遨游宇宙,红尘不以身系。

    混元真君说他“无念无碍,纯心求道”。

    他的确对“道”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

    大道直行,唯一而已。

    在披露“太虞真人”的道号之前,他独身行走人间,也是若隐若现,不沾因果。世人有知“李一”者,大都知其强大,不知强在何处、到底有多强。

    万俟惊鹄一朝失陷妖界,由此引发波及整个道宗的滔天狂澜。他临危受命,按剑出山,果然也技惊四座,维护了中央大景帝国的无敌姿态,且奠定古今,盖压历代。

    龙宫宴必须他来压下苍瞑,太虚阁必须他来代表景国镇场……他的出现,都是非他不可之时。

    世人对“太虞真人李一”的认知,也是渺而难近的强大。

    他已是修行历史上的丰碑,他的威名四处传唱,但很少有人切身感受他的压迫力——当初还真观里濒死的那人,或能算是一个。

    他是一个强大的标识,却不像那位剑仙人,以累累伤痕为勋章,有血肉铺路、头颅挂鞘的强大实感。

    世人说起姜望,是亲眼看着他一步一阶,高上九天。黄河魁首、天下污魔、青史第一内府、年少封侯、弑真之人、太虚阁老、大闹天宫……

    世人说起李一,只能抬头仰望,而长路飘渺在云雾。不知何去何归,仿佛生来永恒。偶露只鳞半爪,便已是举世无双。

    他高游寰宇,渺而无迹。就连杀死一代天骄左光烈,也只是在一座寂寂无名的道观外,从不宣扬。

    何止世人观他如天上月?

    他看他自己,也是云中影。

    来时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但要说对于过往的“实感”,其实李一自己也没有抓住。

    他不是一个记不住往事的人,他的记性很好。

    然而什么是值得记住的呢?

    儿时读过的那些道藏字字在心,学过的那些道法,万变不离其宗。还记得小小的桃木剑,书旁的一盏灯,记得瓢泼的雨,以及被雨洗尽的青石……但这些记忆,是如此纤薄。薄得像个弱不禁风的人。

    关乎童年,就只有那一面孤独的石壁。

    一盏月,是读书灯。

    石壁上刻满了道藏,一共有四十九部经典,其上的每一个字,李一都记得。其中传世经典不少,鼎鼎大名的《静虚想尔集》,也只是其中之一。

    这些道藏里,有超过一半经典,是绝对不会给外人翻阅的。

    如此石壁,人们名之为“无涯”。

    山有崖,道无涯也。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中州录 武圣! 谋局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遮天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修真门派掌门路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