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4 永定门前(第 3/4 页)
崇祯对侯恂没有好感,自然不会对他儿子另眼相看,更何况这家伙还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李香君,读过明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大美女,据说此女曲艺非常好,尤其擅长南曲,其长相更是玲珑娇俏,有香扇坠的美名。如此美人却被候方域这个垃圾得了,以至于香消玉殒,只留下一曲桃花扇。
侯方域确实是垃圾,清入关后,这家伙先是欢天喜地把头剃,跑去考科举。可惜啊,人家鞑主看不上这种软脚虾文人,这家伙不仅没有得到重用,还把名声给搞臭了。
名声臭了后,这家伙又后悔了,立马写了一篇'壮悔堂文集',表示对参加鞑主科举的悔悟之心,简直堪称反复无常的典型,——而崇祯最厌恶的便是这种人。
“田尔耕,朕命你去查查这个候方域和他的雪苑诗社,可有什么问题?”崇祯可不相信这个雪苑社真的只谈风月,不谈政治。候方域这个垃圾来京城说不定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遵旨!”田尔耕小声应答着。
而此时永定门前的众流民也遇到了大问题,守门的官兵不让他们进城。这帮流民辛辛苦苦赶到京城,所求不过是一餐饭食罢了,如今不能进城了,上哪儿去乞食呢?
众流民苦苦哀求,“官大爷,您看看我们这边还有孩子呢,大人可以饿着,孩子不能饿啊,求求官大爷让我等进去寻口吃的吧,求求你们了。”
这些流民为了获得同情,将许多孩子推上前,就连李天经这个半大的孩子,也被他们推到了守门官兵眼前,以博得人们的同情。
李天经木然的站在城门口,就像是一个货物般,任凭人们评头论足。一些或讽刺或同情的言语,从四面八方涌来,让这个半大的孩子抬不起头来。
李天经自问和这些流民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他也确实和这些流民不大一样。
他懂得很多知识,明白许多道理,也会念诗词歌赋,更涌有一颗无穷想象力的心。他觉得他和杨柳树下的文人骚客一样,应该得到众人的尊重。
但是,他置办不起文人的衣袍,哪怕只是一件最普通的细棉袍子也置办不起,更没有这些骚客们的风流姿态。任谁一看就知道他李天经是个泥腿子,——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不识字。
不识字,算什么读书人?
融不进读书人的阶级,退不回泥腿子的世界。
这便是李天经悲催的处境。
这帮流民算是逃出来的,所以根本就没有路引,而在大明——没有路引简直是寸步难行。
所谓路引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户籍制度的延伸,大明律法规定……老百姓远离所居地超过百里的,都需由当地官府颁发路引,若无路引或者是个假路引,是要依律治罪的。
大明对户籍管理可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路引一般也很难办下来。
办不下来怎么办?制假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