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准备(第 2/4 页)
哪怕是有例外的,但也绝对不多。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古至今能够将一个姓氏,一条血脉保存下去的,往上翻十多辈,肯定是一个贵族,而且势力还绝对不小。
百姓最是遭殃,每一代都会受到极大的屈辱,当然了,后世不同。
后世人人平等,已经完全不是封建可以比拟的了,但有些人,却每时每刻的都在说古代之好,真不知道他们要是到了古代,当了一个平头百姓会怎么样……
当贵族,那当然是好。
甚至随随便便的提出一个建言,说不定就能得到重用,但要是小老百姓……
就拿明代来说吧,百姓的活动范围就只有十里,也就是他土地范围内的十里地,是他的活动范围,如果超出,轻则被打一顿,重则丢了性命。
往前那就更是严苛了。
唐代稍好一些,毕竟李家本来就不算是出自名门,因此对于百姓还算关怀,但也就那样,真要是让那些当权者对普通人有什么怜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就只有两三代好那么一点。
比如,汉初的多少年,都是还不错的,但自从武帝之后,也就慢慢的开始走上了这条路。
战争,那是要花钱的。
钱怎么来?
真以为能够凭空变出来吗?那都是百姓的血汗。
至于到了光武,事情就更加的复杂了,世家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让各地都实现了某种情况下的自治,比如说渔阳的张家,荆州的蒯家,颍川的陈家、荀家,中山的甄家,徐州的陈家(陈珪、陈登),徐州的麋家等等等等……这些基本都可以算是一些世家自治的典范,在当地他们所能够拥有的力量,远远超过太守、郡守之流。
因为人家家里,那是有入主中枢的人存在的,商人或许没有,但同样也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家里也有当官的。
土地,一直都在被兼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