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第 2/2 页)
坐在他们两个对面的那位大妈也捂着嘴巴,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李宽笑着说:“大妈,我说的没错吧?出门在外的,嘴巴说话放干净点儿,对陌生人放尊重点,就怎么了呢?你说是吧?”
大妈笑着点点头。
在火车“况且况且况且”的声音里,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路,第二天早上终于到站了,站起身来,李宽伸了个懒腰,转了转脖子,取下行李,随着人流一起下车,往出站口的方向走去。刚下火车,李宽就觉得这空气里,一股子天津味儿,周围人说话,都是天津卫!念书的时候,虽然没有好好念,但是学过的那篇课文还是记得的: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天津卫啊!我来了!李宽内心喊到。天津卫古代就是水路码头,到了现代也仍然一样,他清楚的记得,前世,荣城当地最大的焦企,就是往天津码头送货,他听人说,那些焦炭送到码头以后,会撞到集装箱里面,然后再把集装箱装上码头,再由轮船直接出口到国外。而外国的很多东西,同样也是这么进到中国的!
“宽哥,也不知道天津,有啥好吃的!”胖子边走边说。
李宽说:“这个地方,大的很,吃的肯定多的多,等咱们把正事儿给办好了以后,咱们玩上他两天,然后再回!天津最出名的就是,狗不理包子啦,还有天津十八街大麻花!”天津的好吃的,李宽就知道这两个。
“狗不理包子?为啥要叫狗不理包子呀?狗都不,能好吃了吗?”胖子挠着头皮说道。
李宽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为啥要叫这个,我也没出过,只是听人说,据说很好吃!哎呀,咱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是啊,是啊!”胖子点头道。
刚走出站台,李宽看向四周的时候,听到熟悉的声音:“李宽兄弟!”
顺着声音找过去,李宽看到了他要找的人:“赵大哥!”